返回第178章 不再孤军奋战,还有特殊待遇  四合院:原本只想当个小透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除了C620-1型这种功勋机床,还给林胜利这里调拨了一台,我种花家自主研制生产的数控机床。

那是58年的夏秋之交,新种花家首台数控铣床终于诞生——X53K1,它由清华大学和四九城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制,这也是亚洲第一台数控设备。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和如今先进的加工设备相比,这台型号为X53K1的设备,显得极尽简陋,只能实现三个坐标的联动,控制设备采用的是直线插补电子管系统,装入控制柜后,体积足足有10台15寸的黑白电视机那么大。

传动系统,也是最为简单的步进电机伺服系统。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研制成功,算是完成了种花家机械工业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

从此,我兔的机械加工,从依靠手艺向依靠技术转变。

之后的近30年时间,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和国内基础条件限制,我兔的数控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直到改开之后,我兔才迎来了机床工业发展的春天,机床的种类及型号也逐渐丰富起来。

发展至今,什么立式、卧式、多轴、数控车、车铣复合等等等等……各类型车床应有尽有!

为了支持林胜利的这次研制仿造工作,上级是竭尽所能,把目前能搞到的最先进装备,通通的往林胜利这里搬。

有了这些功勋神器的加入,林胜利对接下来的仿制工作,更加的充满信心。

这二号区域,被这些机械设备占去了十车间不小的空间,但好在十车间足够的大,也足够的宽敞。

剩下的空间依然够用,被改造成了三号和四号区域。

三号和四号区域,和一号区域一样,也是一个大的隔间,带一個小隔间。

三号区域,作为仿造研究院的那台高精尖精密设备项目的驻地。

四号区域,则是五爷项目,特别设计室的办公场所。

这些区域,看似相近,但又互不相通,各个区域之间,除了二号区域会偶尔有重叠使用的情况,其他区域和项目,都是相对独立,各自运行。

林胜利划分的这些区域,更像是研发中心和组装中心。

改造划分后的十车间,林胜利在里面的最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林胜利最不喜欢的,图纸绘制工作!

林胜利在这里将图纸画好,再将各个零部件的图纸分配下去,能外面进行生产制造的,就由外面生产。

不方便,或者外面生产不了的,再由林胜利这里想办法,手工进行打造。

不过对于绘图工作,林胜利是一直充满了怨念!

这全手工的绘制工作,这个手啊,腰啊,是真的累!又是无比怀念有电脑的日子!

不过好在这回,林胜利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经过了和林胜利商议,仿造高精尖精密设备的项目,研究院那边,派来了可靠的辅助人员,来当林胜利的助手。

这些助手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手上绘图的本事一流。

这样下来,就简单多了。

林胜利把每个零部件的数据口述后,由助手记录下来,助手们,再按照当时林胜利拆卸这台设备时,拍摄的每一个带编号的零部件照片,来进行绘图。

或者是反着来也行,先看照片画图,之后再标注零部件的参数。

最后画好图纸后,再由林胜利进行检查核对。

等图纸核对无误后,再照图生产加工。

而特别设计室那边,也是让他们依葫芦画瓢,派助手来吧,你要啥数据我给你,要啥想法也和你说。

要仿造,你拿原型设备来,我给你拆,给你零部件数据,告诉你组装步骤,哪怕是让林胜利去生产零部件都成,但就是别让他画图。

反正就是,让他手工画图,是不可能手工画图的,至少他林胜利短时间内,是不愿意再手工画图了!

为了更好的保护林胜利,以及各个项目的安全和相关机密。

新来的保卫处长,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除了在十车间大门口,加了双岗双哨,二十四小时站岗。

十车间的四周,也有保卫人员二十四小时的,进行巡逻。

在十车间内部,每个区域门口,也都放了两名保卫人员,以保证每个区域之间,除了林胜利外,不能随便有非本项目的人员出入。

而且为了保障林胜利这个非常重要的高级人才,上级临时给林胜利配备了一名保卫人员。

这名保卫人员,是作为林胜利司机的身份,跟在了林胜利的身边。

也不知道上级是怎么操作的,这个林胜利管他叫吴师傅的,司机兼贴身警卫,竟然住到了四合院里。

而且还是和林胜利,都同在后院,并且还是林胜利住的东厢房这边,隔壁的那一间。

而原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