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大明实亡于万历  明末真武,朱元璋重生胖揍列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恨君为何不早死!

“我为大明立过功。”

“为大明的崛起兢兢业业。”

“为了保存皇家颜面,我亲手砍杀妻女。”

“太祖爷,您却说我为何不早死!!!”

崇祯听到朱元璋对自己的评价,一口气顶在胸口,他再也支撑不住,两腿一软,倒在地上。

“王承恩,扶他到青石板坐下。”

三人围坐在一起。

朱重阳坐在中央,耐心教导着。

“据你所说,咱分析之后发现。”

“还是有许多人心向大明的。”

“你说的中原五大宗师。”

“袁崇焕他们,个个都有国士之风!”

“若他们真有谋逆之心,早就学范文程,洪承畴投靠后金了。”

“还会站在那里让你去杀。”

“你一道圣旨调动,孙传庭就赶紧回营。”

“要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不是愚忠于你,听命于朝廷,奉献于大明,怜惜于百姓。”

“他会在意你的意见。”

“这五个人死的死,自杀的自杀,让你无辜杀害的也有。”

“可惜,可惜啊!”

“你啊你,错就错在太勤奋。”

“干涉太多。”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此乃曹公孟德之言。”

“你读书能读的满脑袋是水也是厉害。”

“要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给人看的,不是让人学的。”

“要从实际出发。”

“也不知你的父亲是如何教导你的。”

一番分析,崇祯羞愧的低下头。

“我父亲泰昌皇帝自小不受宠。”

“他是个文盲!”

“一字不识。”

“啥。”

朱重阳惊呆了。

堂堂一代皇帝居然不识字。

是个文盲!

简直离谱!

翻遍史书,他还没有听说过,有哪家的皇帝是个文盲的。

这下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传出去简直要让人笑话死。

当初自己定下祖训。

是让太监不能读书啊。

不是让皇帝。

任何朱家的子嗣,都要从小学习骑马射箭,兵书谋略,琴棋书画。

就连当初的自己,一开始是个文盲。

可是为了驾驭国家,驾驭群臣。

还不是从一个文盲变成了一代文豪。

一字不识通六经!

就是夸赞咱的。

不识字,没有文化可是要吃大亏的。

朱重阳愤怒的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初爷爷和大臣进行‘国本之争’。”

“我父亲虽是嫡长子,可是其母妃并不受宠。”

“万历爷爷想要立最受宠的妃子后代为太子。”

“这位叔叔就是福王朱常洵。”

“此人也最受爷爷的宠爱。”

“为了这点事情,爷爷和大臣赌气,足足二十八年不上朝。”

“因为父亲不受宠的缘故。”

“打小我们就是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读书了。”

“要不是托王承恩身为太监,有读书的机会,他一回来就将所学知识全部教给我。”

“恐怕我和大哥也只会成为文盲。”

“我大哥天启皇帝朱由校由于童年阴影,对党争最为痛恨。”

“为了以后能有口饭吃,他研究木工。”

“经常将自己的手工活拿出去售卖。”

“这才养活了我们一家。”

“后来父亲死了,大哥当了皇帝。”

“终日沉迷木工,不问政事。”

“全权交由魏忠贤和客氏掌管。”

“魏忠贤居然敢自称‘九千岁’。”

“两人把持朝政,总理江山。”

“将大明搞的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所以我一上台,就将客氏放出宫。”

“再将魏忠贤斩杀。”

崇祯解释道。

朱重阳气的双手颤抖。

“真是个孙贼。”

“将国本视同儿戏。”

“你这万历爷爷真该杀。”

“咱咋有这样的后代。”

“太子本就应该由嫡长子来当。”

“为了这点破事,居然毁坏大明龙脉根基。”

“不教太子读书,罪大恶极。”

“堂堂皇帝,混的连太监都不如。”

“二十八年不上朝。”

“如此放纵自己,不将国家命运掌控手中。”

“大明亡于崇祯,实际亡于万历!”

崇祯暗暗在心中点赞,他对自己的万历爷爷也没有一丝好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