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叛乱,怕是西平侯爷一时之间无法尽数剿灭……”
“魏国公应该提早启程了……”
“不止,看样子还是得从四川及湖广等处调兵平叛才行,云南军户三战七屯,只有不到五万的备边兵。”
“还是看看陛下怎么说吧……”
武英殿内,被紧急召来的六部、六科及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等处几十名文武官员在正殿里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云南叛乱的事情。
他们的声音不算大,可依旧能传到偏殿里。
在那偏殿里,朱元璋刚刚从李景隆那聆听了朱高煦对平倭事宜的建议。
在平倭这块,朱元璋深知朱高煦那小子鬼点子多,心眼子更多,所以他没有什么建议,只是对李景隆交代道:
“等礼部那边派遣的官员从朝鲜回来,你再做决定想想如何平倭。”
“是……”李景隆应下,心里却在为刚才云南叛乱的消息而担心。
“爷爷,台阶我已经给您了,那您现在要怎么做呢……”
三十余岁的兵部尚书常茹站了出来,而朱元璋也让他尽情的疏。
“这……”两名兵卒面面相觑,他们自然知道魏国公是自家殿下的舅舅,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不符合规矩。
“舅舅?”
“对于这些土司,最好的办法就是俘其头目,以利诱人,将头目的府库充军发给将士们作为犒劳,将头目麾下土地发给土民来收买人心。”
“据三司汇报,此次叛乱土司合兵虽有数万之众,但毕竟相隔甚远。”
“臣户部尚书郁新启奏……”
这武官眉毛浓郁,留着严肃的八字胡,高鼻长目,不苟言笑的模样似乎在脸写满了生人勿近四个字。
郁新的话虽然不够详细,不能划分利益,但起码大方向是众人都想着的方向。
“吏部与户部拟个章程,从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这一京三省选出民户两万编为军户,驻永昌、元江、临安等处。”
战事结束后,被齐民编户的西南民会有不少血脉相连的亲朋好友死在战场,心里自然对军户仇视。
“散了吧!”
宋晟虽然身经百战,但毕竟一直在北方作战,没有深入过西南作战。
在北边大将的情况下,或许傅友德与冯胜、王弼等人也不用死了。
只是能这么平淡面对云南土司叛乱的事情也只有他,似那走出武英殿的徐辉祖却是心有虑色。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今云南土司贪恋金银矿而起兵叛乱,这刚好应了他们的想法。
好似在朱元璋看来,这场看去声势浩大的叛乱,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明军平定。
“殿下,没事吧?”
门背后,朱高煦听完徐辉祖所说的一切,他心中吃惊云南叛乱之余,也对庙堂群臣对云南的态度而感到吃惊。
他在心底默念着这一串串人名,心里有几分高兴:“若是能把他们拖在云南,那事情就好办许多了。”
李景隆在离去前看了一眼徐辉祖离去的方向,看他往府军前卫坊走,他心里便明了了一切。
宋晟对此也不以为意,毕竟徐辉祖虽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功,但毕竟跟随过燕王北征巡边过数次,不是不知兵的人,等他想不到好办法,自然会用自己的这套办法。
“臣领旨……”
他的矿图,果然更改了那群文人对云南的态度。
武英正殿,伴随着朱元璋带着朱允炆、李景隆出场,前一秒还在交头接耳的百官立马变换了姿态,毕恭毕敬的跪下,行五拜三叩之礼。
在他们看来,兵部尚书一职不过是河畔换灯罢了,没有人能待很久,茹瑺也不例外。
瞧着他们走进偏殿,朱高炽三人先后起身作揖,目送二人回到了位置后才欣然坐下。
朱高煦收起了笑脸,沉着的同时眼神闪烁,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天。
倒是那李景隆虽然在和袁洪讨论着如何平倭,可他的目光却时不时在徐辉祖身打量。
“我等附议……”
一旦双方对立,那就容易获取情报了。
尽管李景隆没有和朱高煦聊过云南的事情,但他的直觉告诉他,那小子对云南的看法恐怕不输于郭英、耿炳文等老将。
利用老朱的手把云南的五百七十八家土司解决,顺带威慑东南亚诸国。
金台,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画面,这让朱元璋觉得有些无趣,至于郁新和茹瑺所提意见都不错,但他还需要加一些东西。
自从来到了这武英殿,伴随着他们奏疏处理的越来越多,他们自己也越来越受到影响。
两万民户,这就是近十万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