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崴。
“按照时间,郑峻他们应该分出马船,沿着朝鲜东部向鲸海卫搜寻去了吧。”
崔均看到杨展的目光,不由得询问,杨展闻言也颔首:“殿下说这里是鲸海为数不多的不冻港,日后一旦吉林通往此处的驿道修通,那我们就可以从这里获取吉林的物资。”
“殿下的安排,总感觉这日本国主日后会与我们开战。”崔均敏锐察觉到朱高煦试图让未来的东洋舰队能独当一面。
大明在鲸海只有两个敌人,而需要在鲸海卫设置卫所来应对的,只有眼下毕恭毕敬的日本。
“差不多,但我们现在不用管那么多,只要按照殿下的吩咐照办便是。”
杨展打断了崔均的畅想,并将话题引向了海军的建设。
“海军编制是东海卫、东洋卫、鲸海卫、南洋卫、南海卫、西海卫、西洋卫等七卫,主要专制东洋、南洋、西洋。”
“我与殿下讨论过,东洋、东海、鲸海三卫为东洋舰队,日后编制为一万五千人,宝船五十艘,福船六十艘,马船一百艘。”
“南洋、南海二卫为南洋舰队,日后编制一万人,宝船三十艘,福船五十艘,马船六十艘。”
“西洋、西海二卫为西洋舰队,日后编制一万人,舰队编制与南洋舰队一样。”
“就这样的安排来看,殿下最在意东洋安全,南洋和西洋排在之后。”
杨展铺开了一份更大的地图,几乎与朱高煦的《天下四夷宾服总图》相当。
“虽说殿下根据古籍绘画出了这份地图,但我们对各地的水文并不熟悉。”
“你稍许派人飞鸽传书回应天一份,让平江侯(陈瑄)先派两支小船队前往南海一带勘察水文,为日后舰队下西洋做准备。”
杨展说罢,崔均却诧异道:“下东洋还没结束,现在就准备下西洋的事宜了?”
“你觉得这次下东洋成功吗?”杨展闻言抬头反问崔均,崔均也一点就通。
这次下东洋的目的已经达成,并且舰队所携带的货物已经在隐歧开始贸易。
按照他们出发金银岛前,隐歧市舶的贸易速度来看,货物估计很快就会清空。
这次下东洋,不仅收获了隐歧、金银诸岛,还通过贸易赚取了上百万贯的利润。
如果这样的结果都不算成功,那还有什么可以算作成功?
“这次下东洋已经成功,庙堂上的那群人挑不出刺,就只能低着头做事。”
“我估计等我们返回江南不久,殿下就会开始筹备下西洋。”
杨展说着这事的时候,帐外也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他与崔均向外看去,却见一名千户官激动的带着十余名兵卒跑来。
“国公,找到了!”
瞧着那千户官的激动模样,杨展和崔均下意识就有了预感。
可是预感是预感,当消息真实传达出来的时候,他们二人还是忍不住激动了片刻。
“这是从河中淘到的金沙,刘山工已经顺着河流往山里去了,据他所说,这座金矿的数量不会少。”
“此外,我们在西南边金沙不远处发现了露天的矿石,非常容易开采!”
千户急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比一般的石头沉重,纹路中掺杂不少银色的条纹。
“好好好!”杨展接过那银矿石,爱不释手的拿着它,激动道:“用贸易的船队给殿下传去消息,以防隔墙有耳!”
“是!”千户官作揖应下,杨展也与崔均道:“走,我们看看去!”
二人没有耽搁,而是直接骑马向着西南方向赶去。
金银岛虽然“贫瘠”,但南北长百里,东西宽三十余里。
此前这里居住着上野氏和被流放的日本文人和战败者,但数量并不多,只有两千多人,比隐歧诸岛的人口还要少。
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口并没有人接收,因此杨展他们登陆此地后,就将在南边平原生活的村镇给控制住了。
上野氏的百姓们倒是很听话,因为明军到来后,立马就让他们吃上了曾经不敢想象的稻米。
相比较大明百姓来说,上野氏的百姓只有在过年时候才能吃到高级的如豆腐和鱼肉等料理。
平日里农民的三餐主要是用酱油调水的味噌和用白萝卜做的腌菜,主食也以小米、粟和燕麦做成的粥。
即便如此,金银岛上的很多百姓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倒是明军到来后,他们立马就组织上野氏的平民们播种从大明带来的蔬菜种子,并开始给上野氏百姓发放稻米。
尽管只是每人每天一斤半的稻米,可这样的口感的食物还是征服了他们。
不仅如此,港口的马船每日都会从海中捕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