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意同,则攻无不克之城,战无不胜之敌,则无不成之功矣。”
这是总结前汉得失,阐述了前汉失国,群雄逐鹿的成因,并以此衍生出扫灭诸侯平定天下的具体方法。期间,通过排比增强语句气势及说服力。
“依臣之拙见,我国与彼国攻守之易势,在于人丁之兴旺。人丁兴则兵丁足,粮秣盛。
故当以五年聚百姓,五年复五府,五年拓天下,君臣一心,上下同欲,定可东吞齐,西压缅,北与晋国争锋。
凡攻取之道,当从易者使,又曰,攘外必先安内。
陛下当先收荆南蛮族,取其人口百姓,训之以兵戈,教之以礼仪,化蛮夷人口为兵士,赏以偿恩,罚以作威,为我大楚所用。
广陵、中平、东昌、平西、定远,此五府者,皆我大楚故土,五府百姓心慕王师久矣。
陛下精练士卒,命一二名将,统大军,北取江北三府,西收西南二府,五府百姓知我王师前来,定箪食壶浆以迎。
收复五府,一则我大楚子民旧恨得报,二则朝廷得牧马之地,三则北伐有供给之所。
环视我大楚诸国,云国得山川之险,缅国有丛林之利,皆一时难图也;晋国有地域之广,兵甲之利,非不得已时,万不可贸然与争锋;诸国之中,惟齐国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最为易图。
若晋为虎,楚为蛇,云、缅二国为狼,则齐为狗。只有吞齐以自强,联云、缅以拒晋,方可蛇化蛟,蛟化龙,最后并吞天下,立不世之功。”
这是在对诸国政权各自特点做了深刻点评后,对吞并诸侯做了具体规划,具体战略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先内后外,先易后难。
“齐国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三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
齐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率王师以北伐。
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则沿海诸府亦不难平之也。
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如滚雪球,齐国十三府尽为我所得矣!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三稔之后,可以平边。
臣朴,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这是指出如何攻齐的具体战术,先以小股部队袭扰,使对方成为疲兵,然后抓住时机,发动北伐,一战而定!
王朴这《平边策》洋洋洒洒千余字,将前朝得失,我朝利弊,诸国形势尽叙之于笔端之上,不仅高力士越读心中越觉得酣畅淋漓,就连一旁听着的赵钰也是面色潮红,心神激荡。
这一字一句,如同美酒,让人未饮已醉!
“好!”
赵钰忍不住击节而赞。
“先生好一篇《平边策》,让朕茅塞为之一开,仿若拨云见日!朕若不采纳先生之言,那才是昏君之举!”
什么是战略人才啊?
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