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章 赵钰:怎么说到最后,这个亲,他还非和不成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便将他封为太尉,以示对这位老臣的重视。

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陛下这样做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因为在大晋,司徒、司空和太尉这“三公”实际上已经成了虚衔,军政大权早已被牢牢掌握在晋国皇帝,以及所设立的中书省手中。

年不过五十,但大半头发已经雪白的卢麟元沉默了半晌,方缓缓说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帮齐国自然对我大晋有利,但也万万不能出动太多军队,以免与楚国彻底撕破脸皮。”

当初若非司马德广篡位成功,将自己召回上京,他此时已经按照计划,攻入楚国境内,甚至攻到神京城下。

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司马德广最重要的是稳定政局和人心,而非擅动刀兵,因此在卢麟元看来,为大晋稳定着想,如今大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楚国的关系。

听到卢麟元这般说,司马德广的语气微微有些不悦。

“太尉的意思是,不出兵?”

卢麟元摇了摇头。

“非也。在老臣看来,楚国天子和陛下一样,也是登基不久,且不说国内朝局人心是否稳定,单单现在,他还在西南与缅国鏖战。以楚国的国力,不可能支撑住双线长期开战。”

“我大晋只需让沿江部队做出一副准备渡江南下的样子,便可威慑楚国君臣。与此同时,陛下不妨派一使臣前往楚国,以理说之。有我大晋插手,陛下又给足了对方面子,那楚国天子见事不可为,定会顺手推舟,打消北上的心思,与齐国暂时休战。”

“这样一来,我朝就可以花费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可谓惠而不费。”

司马德广听罢,不由得抚掌大笑。

“好,有老太尉此言,朕无忧矣!不过出使楚国一事,诸位爱卿,有谁愿意替朕走一趟?”

大鸿胪王清淮出言道:

“陛下,外交一事,乃鸿胪寺之责,臣举荐鸿胪寺属官冯大通。”

司马德广点头道:

“王卿乃老成持重之人,就依王卿所奏。那齐国使节还在等待我朝回信,让冯卿速速准备,早日出使楚国。”

“微臣省得。”

说罢出使一事后,卢麟元忽然起身,向司马德广拜倒在地,道:

“陛下,如今北夏侦骑屡次现身边境,老臣以为北夏今年秋季必会有所动作。老臣请缨前往北疆,主持对北夏作战事务。”

大夏汗国,也就是如今三国人口中的北夏,在前汉时期,便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

在前汉覆灭,中原混战的百余年间,大夏汗国在夏神宗的治理下,国力大增,趁势发展实力,扩大版图。

当中原形成楚齐晋三国鼎立的局面时,大夏汗国的疆域版图已经和晋国不相上下。

每逢大灾之年,大夏汗国便会以牧马为名,组织兵力南下进入晋国境内,四处烧杀抢掠,也就是所谓的“打草谷”。

从前年开始,北夏便天灾不断,因此这三年间,晋国的近四成兵力都汇聚在北疆,用来防备北夏入侵。

“老太尉拳拳报国之心,朕感同身受。”

司马德广沉吟许久,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北夏一直是我朝心腹大患,北疆若有老太尉坐镇,朕在这上京城中也能安心许多。”

对于这位父皇的昔日心腹,司马德广心中是又爱又恨。

爱卢麟元的才干,恨卢麟元对父皇的“愚忠”。

如今见卢麟元主动请求消失在自己面前,司马德广也是乐见其成。

至于卢麟元会不会与北夏勾连,司马德广完全不担心,因为卢麟元的生身父母就是死于北夏骑兵之手,两者之间可以说有着血海深仇。

正当晋国君臣商议派遣使臣出使楚国时,远在南疆的赵钰也接到了楚国水师大获全胜的消息。

“好,关卿等不负朕望,一战歼灭齐国大部水军,真真干得漂亮!”

仔细看罢那封由破风隼带来的详细战报,赵钰面露喜色,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至于信上说的那些“全赖陛下神机妙算”之类的奉承话语,赵钰看罢,就将其抛到了脑后。

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不过,随着关昊苍所部的大获全胜,齐楚两国之间的交锋暂时也能告一段落,后勤补给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大半。

将信件让诸将看罢,赵钰方看向自己的两位谋士。

“文优,文和,关镇国在信中询问,是否乘胜追击,争取在江北拿下几座城池,作为日后北伐的桥头堡。两位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陛下,臣以为不可!”

贾诩和李儒不约而同的说道。

赵钰笑问道:“哦,两位可是担心粮草问题?”

李儒脸上的表情极为严肃,郑重问道:

“粮草乃是其一,但陛下是否想过,这样做,极有可能会导致晋齐两国联手向我朝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