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天才不回家?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希音,这些年国内的发展你也看到了,东升西降是一定的~”

“老师,我还是要再想想~”

“你是不是担心待遇问题?不用担心,我们也可以给到哈佛一样的待遇,这没什么的,科学家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享受好的生活嘛。”

“老师,不是待遇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

“……至于学术氛围、学术前景这些,我就不说了,国内这些年的发展你也看得到,不论是可控核聚变还是室温超导材料、量子通信和计算、还是人工智能等等,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已经事实上完成了在很多领域对阿美莉卡的超越。这个时候,有抱负的科学家,无不是以来到我们这边做研究为荣……”

“老师,我还是再考虑下。”

“……行吧,你再考虑考虑,尽快给我答复。我不希望曹伟强教授的悲剧,在你身上上演。”

庐州,华科大。

放下电话后的李建国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于这一次邀请自己曾经的学生“司马希音”的动作抱有的希望又降低了一分。

科研资源是根据经济发展来的,经济越发达,科研资源就充沛,这是必然的。

这些年,特别是这一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狂飙突进,归国的华人科学家是越来越多,有刚学成没多久的,有在国外呆了很多年没回来的。其中,不乏一些曾经喊口号说“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回到华夏去”的嘴硬之人,他们虽然嘴硬,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而且,随着一项又一项未来的科学成果提前在我们这边实现了,这股回流的趋势已经到了无法阻挡的地步。

与之相对的,国内这边的高校、组织也在积极的配合这股趋势,主动邀请那些顶级的科学家、天才科学家回国。

不管是待遇还是其它条件,国外能给的,国内也能给,甚至给的还更多一些。

华科大这边一直在做这个事情,李建国也有着“任务”。

说是任务,其实是学校开会后口头交代他们的,并未设置什么条件或者考核标准。当然,邀请的人才多了、人才层次高了,学校还是会给予一定福利的,总不能要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吧?

开年的时候,李建国看到一個消息,自己以前的天才学生“司马希音”被哈佛大学聘为了正教授,今年不过二十六岁!

当然,说是学生,不过是以前教过司马希音一段时间的本科物理,相熟罢了。

司马希音是华科大少年班的,12岁就考了进来,是当年年龄最小的一个学生,而且每一年每一科成绩都在95分以上,年年拿到奖学金,并于18岁完成五年制本科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23岁的时候,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24岁的时候成为了物理系助理教授~

毫无疑问,司马希音是真正的天才!

尽管他的天才程度比现在如日中天的赵默来说,还差了点,但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无疑是“学神”一样的存在,潘院士调教出来的陆教授,都没有司马希音厉害!

在知道哈佛大学将司马希音聘为正教授的新闻后,李建国第一时间找校长报备了,要把这个天才给喊回国。

这一次,是他第三次打电话给司马希音了。

原以为司马希音会很快答应的他,第一次电话后就感觉到了失望,司马希音竟然不想回来,说什么习惯了哈佛大学的氛围。

李建国不死心,于是第二次、现在第三次,继续沟通劝说。

他不相信“东升西降”的现在,司马希音还看不清形势。

就算司马希音看不清形势,难道不知道曹伟强的下场吗?他要用曹伟强的悲剧来点醒司马希音。

但是,李建国还是感觉得出来,司马希音内心其实是不想回来的,从他不愿多言的对话就感觉得出来,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希望不会是第二个曹伟强吧~”

李建国想了一会,再次摇了摇头。

曹伟强和自己一块研究仿星器,结果因为赵默选择了托卡马克,国家也支持赵默而不支持仿星器,于是一气之下就跑去了阿美莉卡。结果,事实证明赵默的选择是对的,国家的选择是对的,成功走托卡马克路线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坚信的仿星器路线是失败的,这已经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了。

结果,阿美莉卡却因为曹伟强回来过,认为赵默的可控核聚变是他偷窃了他们的技术而成功的,于是逮捕了他,到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知道去哪了。

李建国有些担心,司马希音会步曹伟强的后尘。

司马希音研究的是弦理论、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这些领域的,属于非常前沿的理论。从理论上看好像和国内的科技突破搭不上边,但这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