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陈绍孙  明末问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贺世贤道:“落在李清手里了?”

刘俊道:“人大多是在李清手里,但他应该不知道大印的事情。”

“不光这一个,有好多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东路军将士都在他手里。”

贺世贤踱了一步道:“关在都司府?我派人给抢出来。”

刘俊摇头道:“贺叔父要是不想被打成叛贼,就不要动这个念头,况且,你也不一定能抢的出来。”

贺世贤紧了紧拳头道:“我的命都是大帅救的,大帅不在了,有此等机会,我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再任由大帅蒙受不白之冤!哪怕是丢了这条性命,也在所不惜!”

“我先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去,接着就组织人手抢人。”

“放心,我不会大张旗鼓地抢,不见得能够查到我的头上。”

“你的事也不用担心走漏消息,今晚参与的人我都下了封口的命令,都是跟随多年的老兵,必然不会出卖我的。”

刘俊很感激贺世贤,他觉得现在基本可以相信他了,这个历史上风评甚好的勇毅汉子,果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他之前同曹雄信誓旦旦说刘家不会倒,就是因为在刘綎身边曾围绕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树大根深,利斧难斫。

“贺叔父不必封锁消息,相反,您要让消息尽快传出去,传得都司府上下人尽皆知才好,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抓住了反贼刘綎的嫡长子。”

贺世贤紧皱着眉头,静静地盯着刘俊许久后道:“彦叔,你这是什么办法?”

刘俊也不卖关子,开口将皇太极派曹雄回来要将自己带回建州的事情说了。

“建州我是绝不可能去的,但从萨尔浒一战建奴对大军动向了如指掌一事来看,这辽东也不知道有多少建奴的耳目,又有多少个李清,我是钦犯,摆在台面上,他们反而不好动作,无法将我抢去建州。”

贺世贤道:“有我在,他们痴心妄想!”

刘俊继续道:“况且,小侄认为,依皇太极的智略,肯定有交代过若不能将我带回该怎么办,最有可能的就是让李清想法将我押回京师,然后借皇帝的手将我除掉。”

“这样,既省了他们亲自动手杀掉我,还能借以昭告天下说,看吧,四贝勒仁厚,想要救刘綎的独子,那家伙却不识好人心,信不过四贝勒,最后反倒被自家朝廷斩了。”

“刘家三代报国,最后落个满门抄斩,朝廷昏聩已极,不值报效。”

贺世贤还是拧眉道:“但这样,你不是也陷入险境了吗?事情一摆在明面上,我就盖不住了。”

刘俊不以为意道:“将大印送回京师,我自然就脱险了。”

贺世贤摆手道:“不行,这样太冒险,若是陛下还不给大帅翻案,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我将来还有何面目去见大帅?有你在,即使事不可为,刘家也算传承下了骨血,我对大帅还算稍稍有个交代。”

刘俊叹息道:“贺叔父,如果父亲不能翻案,我今后就得隐姓埋名,将来就算又开枝散叶了,那他们祖上也是叛国投敌,背祖忘宗的恶贼,这样的传承,又有什么意义?”

“不行。”贺世贤焦躁地走来走去,又道:“你让我想想。”

刘俊继续劝道:“贺叔父,时不我待,晚了,就后悔莫及了!我听闻皇帝下的旨意是将刘府家眷捉拿京师问斩,以儆效尤,而非待审,你当真就有把握可以拖到三司会审吗?”

“父亲的脾气你也知道,他在朝中莫说巴结了,到底得罪了多少人还不清楚,那些收了刘家银子的大人物,真的会尽心为刘家出力?”

“就算出工不出力,刘家满门抄斩了,还能剩下谁去问他们讨还银子不成?”

贺世贤闻言有些犹疑,但还是开口争道:“你外祖父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在朝廷中门生故吏众多,他们张家也在竭力……”

刘俊打断道:“贺叔父!外祖父仙去几十年了,能有多少余荫?再者,求人不如求己,小侄也不能把全家的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

贺世贤动摇了:“可是彦叔,就算我把你交给了李清,又有把握将那人从他手里换出来吗?”

“我想该可以的。”刘俊道:“实在不行,还有一个人。”

“贺叔父莫不是忘记了,我今晚还捉住一个建奴细作吗?李清那边就是他的上线。”

贺世贤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从那细作身上下手,扳倒李清!如此的话,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刘俊摇摇头道:“我们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或者说,我们单靠这一个人几乎也扳不倒李清。”

贺世贤道:“既然是这样,你又怎知李清定会愿意换这个人?”

刘俊道:“因为我猜李清不敢赌,他害怕你顺藤摸瓜,万一查出他勾结建奴的线索。”

贺世贤道:“你不是说那细作手里没有李清什么把柄吗?”

刘俊道:“我知道,但李清不见得知道。李清此人贪生怕死,定然会小心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