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能谈就谈,能拖就拖  抗清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这自然是因为战乱导致人口大幅下降。

哪怕是清廷给大量无地农民分地,现三地荒地数量仍可供百万人开垦。

因此,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的需要。

只需大量招揽流民就可以。

以一隅之地想要成为新三国之一,现成治理模版肯定是孙可望在云南的“营庄”模式最适合明军。

所谓营庄,就是将管辖区内的土地一律设为规模不等的营庄,再由大西军派出庄头管理。

营庄内的土地统一种植,统一收获,便连种子、农具也统一分发使用。

与后世的集体农庄一个意思。

八旗的旗庄也是如此。

营庄产出,大西军得四分,百姓得五分,田主得一分。

看着百姓只得到收成的一半似乎很少,实际相较交给田主的租子和官府的赋税,百姓实际所得却是更多。

而且在集体生产这一模式下,种植效率远比百姓小户种植要高,收入更高,分配也更多。

虽然田主的收入下降了,但靠着这一分收入也能维持,不至于起来造大西军的反。

靠着这一体系,孙可望才得以云南一地支撑起庞大规模的西营集团,掀起南明最有可能推翻满清的武装斗争高潮。

土地面积上,云南作为省肯定比王五控制的三个市要大的多,但耕地面积云南跟湖北又差得远。

荆州、汉阳、荆门三地的耕地数量恐怕就赶上云南的一半。

因此,孙可望能靠营庄制成为一方霸主,王五这边肯定也能。

但王五知道集体农庄的一个弊端,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营庄内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会不断降低。

也就是大锅饭长不了的原因。

短期内还好,时间一长肯定会有出工不出力的懒汉家庭。

如甲农民辛苦生产,乙农民装模作样,最后分配所得却是一样,这能公平么?

所以,再好的制度在设计时都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大问题,等到这个制度本身产生问题时只能再一次改革。

或者说变法。

更何况这种体制必然会出现依附西营官兵的“特权”阶层。

而且孙可望在云南的治理非常强硬,框框条条太多,导致商业活动除了西营垄断的那些盐铁外几乎消失。

这就必然导致百姓除了做牛做马没日没夜耕种维持温饱外,压根没有任何消费能力,也没有可供消费的“商品”。

时日一久,谁也吃不消。

当年孙可望于李定国交战兵败后,其原本看似稳固的大后方瞬间全部倒向李定国,未必不是因为云南人民被压制太狠的原因。

但孙可望模式又的确适合眼下明军的抗清斗争需要,毕竟这个制度能为明军提供稳定钱粮收入。

因此王五准备取其长去其短。

打算推行一种变通治理模式。

就是不强迫农民、田主加入营庄,仍就如从前一般收取赋税钱粮。

但加入营庄的官府则保障农民收成所得基数为五分,田主为两分,官府只取三分。

另外就是大力招揽流民组织开垦荒地组建不涉及“土著”利益的营庄。

三年或五年之后即可将开垦出来的土地无偿分给开垦者。

在这期间官府保证开垦者的“基本消费”。

也就是以发工资的方式招聘“农民工”。

看起来三五年内开垦者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但三五年后却立即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且只需向官府交纳收成的三分。

换言之,开垦者实际就是明军的入股者。

打工的变成股东。

如此,生产积极性、对明军的忠诚性无疑会大大提高。

也会吸引荆襄本地农民参与开垦荒地。

农民,谁会嫌地少呢。

成为地主,是两千年来所有农民的梦想。

通过利诱办法将荆襄百姓“绑”入明军这架战车,远比同八旗一样强制圈田划庄要得人心。

当日那个小吏赵福源提出不纳粮以吸引外省民众前来荆襄,办法其实挺好,非常诱惑人,能在短期内为明军带来大量人口。

但眼下王五没有太多商品提供给百姓,商业活动也处于半停顿,更没有铸造新钱,不具备官府金融属性,因此现在若搞不纳粮这套,很有可能会导致明军破产失去信用。

步子跨得太大容易扯淡的道理。

李自成当年为了兑现不纳粮的承诺,只得想尽办法拷饷,结果摆在那里。

地主阶级以及地主阶级衍生出来的士大夫集团,于这个时代的力量其实是无穷的。

便是清廷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否则也不会只敢在江南搞奏销,不敢向全国推广。

一百个地主都要杀,那地主都会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