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角色(二合一)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年头一年开三部戏的公司,不说凤毛麟角,也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尤其还是两部电影一部电视剧。

没看华谊,一年也只能拍一部电影。

昨天才开了年会,第二天工作室的消息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版面。

年会虽然没有请记者,可外界只要想打听就没什么难的。

对于其他公司来说,除了感叹沈涛的大手笔,就只能把这一切归功到《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上。

别人虽然不知道《疯狂的石头》具体赚了多少,可只要算一下就知道不会少。

其实殊不知,沈涛敢一次性开这么多,并不全是《疯狂的石头》带来的红利,毕竟票房分账,最快也得三月份才到账。

迄今为止,工作室用的可都是他自己的钱。

他唯一敢这么激进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市场的走向,比起他们的畏畏缩缩,他更敢梭哈一般的去下注。

中关村,一栋五层小楼。

这是公司未来新的办公地点,五层的小楼,沈涛给全部租了下来。

一年光费用都得一百万。

放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一笔开支,可现在对工作室来说,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说《疯狂的石头》带来的收入,就是沈涛个人的收入都能支撑走。

毕竟彩铃这个现金奶牛可不是白叫的。

随着彩铃用户的越来越多,沈涛这种入局早,又有大热歌曲做支撑的歌手,可以说每個月躺着都有一两百万的收入。

只这一点,就是很多影视工作室比不了的。

毕竟影视属于高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一个行业。

一部片从投资到回报,最快得要一年。

当然像《疯狂的石头》这种大热片,不会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收入也会源源不断,可国内目前像这样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别看《疯狂的石头》票房很高,可在抛出院线的收益后,在去掉给发行方中影的那部分,真正到公司手里的,只有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不到。

也就是四千五百万左右。

而这里面还有还有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两者加起来,差不多占了一千四百万。

就这样算下来,也有6比1的账面回报比。

这在整个电影投资领域,都绝对算得上是高回报的案例了。

而就这,最快也得到明年三月份,工作室才能拿到第一笔回款。

从沈涛投资宁号的时间算起,还是在最快的速度下,也得将近一年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华谊这么大的公司,一年也才拍一部戏的原因。

在娱乐行业没上市之前,全靠自己投资拍电影的年代,基本很少有一年开几部戏的情况。

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

一个项目下去,就需要上千万的投入,并且一个不小心就会赔的血本无归。

由不得这些影视制作公司不小心。

华谊也是在摸透了商业套路后,借助广告收入先回本,才敢加大投入。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不敢轻易涉足电视剧。

因为电影和电视剧是完全两个行业。

就算你有钱有人,一样能被坑得血本无归,最出名的就是《少年杨家将》。

今天是工作室最后一天上班,没有什么大事情,大家都在忙一件事,那就是搬新家。

如今工作室已经改名,入口处是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用中文楷体写着“时代文化传媒”,下面则是一个大大的AGE英文。

一楼是接待大厅和食堂。

二楼是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和试镜室。

三楼就是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包括经纪人、宣传工作人员都在这里。

四楼则是一个超大的舞蹈室和几间化妆间,这算是给公司艺人预留的。

五楼就是沈涛和程洁的办公室。

此刻办公室还充斥着一股装修后的味道。

虽然不少东西都已经搬过来了,可正式投入使用还得等到节后上班。

本来沈涛都准备今天只搬家不办公的,结果前脚刚要走,就又被程洁拉了回来。

无他,公司一年开三部戏,赶着上门攀关系要角色的人,都快把电话给打爆了。

尤其是电影,每年市场就这么大,无数人挤破头想往里钻。

更何况现在公司还有宁号这尊新晋大神,想插一脚进来的人就更多了。

“《疯狂的赛车》选角宁号自己定,不管找的谁的关系,都先推了,实在不行不还有中影嘛。他们是大投资人,就说我们说了不算。”

一听说是要塞人进来,沈涛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这年头,走哪里都有关系户,面对请托,沈涛也只能往更大的中影上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