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PO朝霆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在沈涛即便真喝醉了,也没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话。

对张汉乔山他们,也只是告诫。

只有蒋心看见沈涛的时候,又是恼怒,又是害羞。

倒不是沈涛拉着她想开后宫,而是酒桌上当场撮合她和王凯,还让她有些下不来台。

毕竟她原本真没觉得王凯有什么。

被沈涛这样一撮合,反倒像是她早就暗恋别人一样。

虽然王凯也确实长得帅,也挺稳重的,可她是真没那个意思啊。

得知了自己昨晚的糗事,沈涛也没脸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端着饭菜就上了楼,只留下一座座的欢笑。

对于这些,他们也就当做是一个玩闹,过了也就过了。

毕竟不管是导演还是老板,有这种好为长辈的行为,都是正常情况。

就是沈涛昨晚说得有些夸张了点。

毕竟现在这些人,不管是王凯还是张汉,还都是学生,《那些年》也都是人生第一部戏,成名对他们来说还早得很。

不过这也从侧面看出了沈涛和他们的关系。

毕竟别人想让沈涛这样说还不行呐。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分为三個阶段。

前期、后期和发行。

前期分为筹备期和拍摄期。

所以一部电影杀青,也只是前期工作完成了。

距离真正上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而后期又分为冲印、剪辑、调光、声音、配乐、包装等环节。

因为《那些年》采用的全数字拍摄,所以省去了冲印的环节,可后期数字调光反倒比原本的胶片会更麻烦。

尤其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而这年头中影数字基地还没建设。

国内能进行数字后期调色的地方还很少,并且技术也不过关。

至于找国外公司做后期,沈涛这点投资根本就不够。

所以经过多方衡量,沈涛带着拍摄数据和陆阳一起来到了香江。

香江因为多年影视制作的经历,繁荣时候,有着多达一百多家的后期制作公司。

只是这几年随着香江影视行业的凋零,大部分都已经落寞。

虽然技术人才还在,可设备都已老旧,跟不上新的数字后期要求。

香江,铜锣湾礼顿道91号云翠大厦地库。

有个成立于2003年的后期数字公司,名字叫PO朝霆。

他的老板是一位非常年轻的音乐人,叫谢霆峰。

2001年,谢霆峰拍摄《玉蝴蝶》的MV,当时MV的预算和花费的心思都足够,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想不通的谢霆峰便将整个MV的制作过程捋了一遍,才明白问题出在后期制作上。

香江当时的制作公司水平有限,导致后期制作通常被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公司“包圆“。

这让他一方面觉得意难平,另一方面也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商机。

于是他以房子作抵押,投入2700万创建“PO朝霆“。

在做生意上面,他这点可比他老爸厉害得多。

2016年PO朝霆被数字王国以1.5亿的价格收购,谢霆峰还担任了大中华区的主席,并参与了《复联3、4》的后期制作。

没错“紫薯精”灭霸就是他们做的。

如今的PO朝霆工作室还很小,只有大概30多名员工。

可在设备和技术上,却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除了最新的数字非线性工作站、数字电影配光系统。

这里还有最全的数字5.1录音棚。

毕竟工作室现在最大的业务来自于MV的后期工作,谁叫老谢一开始成立这个工作室,就是为了做出更好的MV。

所以在这方面花费也就更多一些。

好在沈涛的这部电影,后期特效反倒不多,对配乐的要求反而更高一些。

董事长办公室,接待沈涛他们的并不是老谢,而是杨文杰,一个一米八的大高个。

他是PO的实际管理者。

毕竟这会儿老谢还和柏芝在云南拍《无极》吧。

“说实话,你们能来找我们做后期,我们真的很意外。”

对于有大陆电影来找他们做后期,杨文杰是真的没想到。

虽然现在数字电影是趋势,可真正能用数字拍摄的还是比较少。

毕竟数字电影在大银幕上的效果如何,不少人都还在观望中。

对电影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东西。

那些习惯了胶片拍摄的导演,一时半会儿想转变是需要时间的。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找来的还是沈涛。

去年他们公司的一部《疯狂的石头》算是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