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宣传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些年》的这部电影能爆,其实除了靠网络话题的营销,更多票房其实来自观众的口口相传。

网络的宣传虽然很有效,可在《阿凡达》之前的电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还是太小了。

即使很多看见宣传产生了兴趣,可真正愿意走进电影院的还是少数。

而促使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其实是来自观影者出来后的分享。

这年代没有微薄、没有朋友圈。

甚至豆瓣也才刚出现。

看完一部好电影后的那种心情,是非常难于表达的。

尤其是对青春的记忆涌现,会让很多人忍不住去主动联系那些离开校园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的人。

比如同宿舍的室友。

又或者心中一直没放下的那个人。

《那些年》里除了爱情,还有大量友情的东西。

几年后各奔东西的众人,被生活抹平棱角的那一段,就是对他们生活的最好写照。

当然,有人羡慕蒋心的成功,也更多人会从卖保险的王凯、做小生意的张汉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所以一次次的案例,一个個的裂变,才在最终的票房数据上,体现了出来。

然后当他们走进了电影院,就又会产生同样的倾诉心理。

这也是为什么,汪中军会说,博客的“回忆青春”话题,其实就是一个给人倾诉的平台。

其实走进电影院真正坐下来看了电影的人,都会得出和汪中军差不多的结论。

这是一部挺认真的青春片,在认认真真的讲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融入的元素不少,剧情设置、人物设定都下了心思。

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虽然大部分都是新人,可他们全是从高中出来没两年的学生。

对那种高中时代的生活,把握得相当到位。

这也是为什么,沈涛没有找那些有经验的演员来演的原因。

这种青春剧,有经验的演员来演,反倒可能把它演的很刻板,会失去那种青春的味道。

总体看下来,情节有瑕疵,可整体却在及格线以上。

作为导演处女作,完全称得上一句惊艳!

“《那些年》惊艳国庆档,沈涛不只是音乐天才!”

“感谢沈涛,带给我们这么棒的青春回忆!”

“《那些年》也是一个关于共同记忆的故事,这是一次超越个人经验的共同记忆描写!”

“我看《那些年》:国内最好的青春片,没有之一!”

既然票房走势不错,那么宣传团队在和中影商量后,又追加了三百万的宣传费。

于是,《那些年》的好评,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在线下媒体上冒了出来。

当然前提条件得是电影本身不错,不然花再多宣传费也是白搭。

“当导演难吗?”

《鲁与有约》的京城录制大厅里,陈鲁与一脸“真诚”地望着沈涛笑着问道。

“对我来说挺难的~”

这是沈涛路演回来后,上的第一档节目。

随着《那些年》的票房口碑持续走高,公司也接到了一堆节目的采访。

按照沈涛原本的想法,能不去的就尽量不会去,可这次为了自己的电影宣传,可以上的,他会尽量上。

毕竟这是自己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对他来说意义不同。

即便是抄的,也代表着自己的脸面。

“真的吗?我不信~”

如今的陈鲁与还很年轻,可这句否认二连,却一点也不少。

陈鲁与是个很会聊天的人,别看她喜欢被观众吐槽,总是一脸很婊的说“真的吗?我不信~”。

其实这就是一种聊天术语,能让被采访者不断讲述不同的观点。

“首先一部电影绝不是一个人的产物,是一个团队共同配合努力完成的结果。”

“一个人十根手指都还有同时运转不灵活的时候,更何况还是一个几十人的剧组。”

“一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需要无数个画面拼接起来。”

“到了现场,光怎么打,走位怎么走,一个镜头语言要表达什么。对我一个新手来说,全部都是需要从头去学的。”

“很多时候为了一个镜头,需要全剧组的人和我一起去一遍一遍的磨,去寻找那一丝妙不可言的感觉。”

“如果只靠我一个人,是绝对无法完成的。”

沈涛的回答很真诚,听得对面的陈鲁与频频点头。

“那你的意思是说,《那些年》的成功,是团队的结果?”

陈鲁与虽然经常喜欢问点刁钻的问题,可有时候还是很上道的。

“是的,任何一部好的电影,都是一个团队的结果,导演的意志在这里面只占了很少的一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