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专访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能接受的。

一旦让外界知道,任何人都能当导演。

那他们那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会被撤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徐光头的《泰囧》拿到票房第一的时候,会那么多人跳脚了

只是随着电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不少人都发现了,是不是学院派根本不重要,认真对待电影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拍出《流浪地球》的郭樊也不是学院派。

宝强算是最彻底的草根了,他的《八角笼中》并不比那些学院派的在艺术上差。

“我怎么看?当然是坐着看了。”

“拍电影而已,真没有些人想的那么难,只要有故事,任何人都能当导演。”

“如今电影已经发展一百年了,各方面的类型都早已完善。很多你看着新奇的镜头,其实早就被别人使用过了。”

“包括故事类型,都是固定的套路。就像《那些年》和我们今年做的《失恋三十三天》,这些在国外都是非常成熟的类型片。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

“薛小路老师也是第一次当导演,她这次就拍的比我的《那些年》好。”

“尤其现在拍电影已经进入数字化了,以前还需要学习的灯光画面等东西,现在这些都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只需要把控大方向就行。”

随着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信息的开放。

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我们现在一样信息开放。

任何你想象得到的东西,都在晚上找得到学习资料。

小到一道数学题,大到造火箭原子弹。

在以往许多属于机密的东西,随着网络的发展都不再是秘密。

后世的短视频、网络大电影,让许多不是科班的人,因为一个兴趣爱好转变了身份。

并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他们懂得去变通。

反倒是那些死守着规则一成不变的学院派,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部分。

“数字化对电影的拍摄真有那么神奇吗?”

听到数字电影,董西也是眼前一亮。

《那些年》算是开了国内数字电影的先河。

尤其这次成功的《绣春刀》也是数字拍摄的。

外界对这一新技术,还处于懵懂未知的状态,可时代文化已经在拥抱它大踏步向前了。

“这就像专业相机和傻瓜相机的区别。”

“一个新人,根本不懂得调光圈和曝光度,可在傻瓜相机手里,却并不妨碍他拍出好的照片。”

“这也是我说只要有故事任何人都能当导演的原因。”

“可是那么多专业导演都拍不好的电影,为什么你会认为普通人也能拍好啦?”

对于沈涛的这个回答,董西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可能~他们想得比较多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