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换人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剧组就是一个小社会,一部电影好不好,其实光看剧组就知道。

好的剧组绝对是从上到下都在精益求精。

毕竟一个糊弄的剧组,所有人都在想着捞钱,那真正能拍戏的又有几個?

陈可欣的《武侠》,一顶草帽6000美金,那是在拍戏吗?

因此《武侠》最后拍出来票房不好,也就怪不得观众用脚投票了。

当然他拍完直接就在北美买了一栋别墅,反正亏本的又不是他。

宁号当初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即便那时候钱少,可大伙依然干劲十足。

只有当心往一处使的时候,拍出来的才是好电影。

而上一世《能文能武李延年》之所以拍的好,就在于这部片的用心。

虽然整个剧组从筹备到拍摄,一共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可里面的每个细节,足够多少电影人去学习了。

并且整部剧的投资也只有三千万,可不管是场面还是精彩程度,是完全不输投资12亿的长津湖。

三千万对12亿,这就是剧组用不用心的结果。

这也是沈涛那句,他要的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电影,而不是胡乱凑合然后糊弄观众的剧组。

很显然,这个筹备了半年的剧组,从上到下都在糊弄,包括王晗都没上心。

当然这里面沈涛也有责任,他因为忙着其他剧组的事情,很少亲自参与实践筹备,大多数都是给出一个方向,然后就交给了剧组去处理。

再加上拍摄的延期,这让整个筹备组都有种不太重视的感觉。

感觉沈涛拍这部电影就是在玩票,并没有真正想拍出个名堂来。

然而沈涛不但想拍出点东西,还想让这部剧成为经典,标杆!

立在那里,给以后拍这类型的电影人一个参考。

给观众一个答案,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战争片。

因此当天预计的会议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原本组建的剧组团队,除个别重要位置外,执行导演耿丘和道具、服装全部换人,包括制片人里沈涛也安排了一个人进去。

曹平,80年代就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俄语,89年进了中戏戏文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了京城电视台做制片人。

参与过《一年又一年》《永不放弃》《结婚十年》《搭错车》《幸福像花儿一样》等多部电视剧的制作。

这人是程洁前不久挖来的,她还在《北京电视周刊》那会儿两人就认识。

如今时代文化越来越大,正如她给沈涛抱怨的,她的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具体工作。

而做过制片人,参与过电视剧发行的曹平,就是如今时代文化最缺的人才。

在程洁的多次软磨硬泡下,前不久终于被说动了。

就在《士兵突击》首轮版权卖出后,她正式从京城电视台离职,加盟了时代文化。

这人虽然对外一直名声不显,可在业内却能当一句金牌制片人。

后世的《金婚》《甄嬛传》《芈月传》《急诊科医生》,都是她一手主抓的项目。

她的到来算是帮时代文化补上了制片和发行这块的缺口,虽然她以前没参与过电影制片,可剧组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而沈涛需要的,也是一个能帮助他完成设想的后勤主管。

至于程洁,已经在开始鼓捣她自己真正的第一部电影了,就是薛小路的小说《海洋天堂》,这是一部聚焦自闭症的小说。

薛小路从94年当志愿者开始,就在接触自闭症家庭。

这些年帮别人写剧本之余,也在写小说。

而《海洋天堂》就是她准备已久的一个项目。

《失恋三十三天》的成功,让她萌生了将这本书拍成电影的想法,而也有心在电影上走得更远的程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走了公司的立项程序后,才下映一个月的薛小路就和程洁一起去鼓捣新片了。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沈涛暂时推了接下来的一切行程,《画皮》的宣传工作全权交给了刘航和郭娜。

他则一心扑在了筹备上。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一定是细节上经得起推敲的。

在这点上,剧本是重中之重。

好在剧本是由沈涛牵头,兰晓龙负责撰写,编剧组帮忙修正。

因此在剧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得立刻确定下的就是美术和道具。

因为之前的失误,道具基本都得重新来。

尤其是武器,朝鲜战场的时候基本都是万国造,苏联支援的PPS-43、大圆盘的DP、指导员常用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都是比较常见的武器装备。

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正式步枪、日制的三八大盖也是主流装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