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止损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国的电影票价经历了几波发展。

第一波就是建国后到93年这个区间,当时因为大电影厂与放映场馆均具有国资背景,因此电影票价也做了相应调控。

从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票价大概5分钱,这也是为什么说82年的《少林寺》如果算票房,绝对是国内最高的。

因为他凭借平均1毛不到的票价,拿下了一亿的票房。

而这里面还有许多农村放映队的免费场次没计算在内。

到了93年,电影局响应号召打破了垄断,从这个时候开始,电影票价就从每年一元开始涨。

到了98年《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平均票价20元,一线城市的票价甚至到了50块钱。

而泰坦尼克最火的时候,票价甚至被炒到了200元。

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個月工资了。

而到了2002年,《英雄》上映后,张卫平借着国产大片的名头,在和院线谈分成后,也把票价拉高到了50.

也是这个,在国内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大片天然有定价权。

后来的《无极》也是如此,其他国产电影票价在20-30的时候,《无极》的平均票价是58块。

只是这个价格并没救得了凯哥。

最近几年随着大片的扎堆出现,而票价却反而回落了不少。

虽然普通票价依然在20-30徘徊,可大片的票价已经跌落到了40。

这次沈涛的《最可爱的人》虽然算不上大投资,可因为是冷门战争片,并且论质量也并不比某些大片差。

因此院线在一二线城市的最终定价是38元。

而三四线城市,这个价格就要便宜很多了,大概票价在18-25之间。可再低也没有低于15元的。

毕竟按照院线的分成比例,从平均票价折算下来后,他们最少能分到15元。

至于豆瓣电影的这个15.88,就正是扣除院线分成和专资办的那部分后的价格。

也就是出品方的那部分,被用作活动补贴给减掉了。

当然这部分钱,可不是时代文化自己出的。

而是豆瓣电影补贴的。

可别小看了这部分价格对观众的吸引力。

如果说在2007年,让你花15.88去吃碗面,不少人估计还会犹豫一下,毕竟当时几块钱就能吃一碗面。

可是花15.88去看一场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很多人还是很愿意的。

毕竟那可是能看两个多小时的。

虽然在统计中国内2007年,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并不多。

可因为国内几十年的电影培养,却有不少看电影的人,他们不是不喜欢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而是相对于动不动就30、50的电影票,对他们那只有几百块的工作,实在有些不够看。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票务平台开始争抢渠道打价格战的时候,票房开始出现井喷的原因。

因为人一直都在,只是价格高的有些离谱了而已。

至于豆瓣为什么愿意才把电影频道拆分出来就做价格补贴,也是为了抢占市场。

只是这个市场不是用户,而是院线。

在线票务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早在60年代,米国就有自动票务业务。

一直到了1998年,随着第一次互联网大潮的到来,老牌票务公司Ticketmaster,也把他们的主营业务搬上了网络。

一个简单的网页,在线购票后,只需渠道Ticketmaster在线下的4000多个网点进行取票即可。

Ticketmaster当时几乎垄断了米国主要赛会的票务市场,它向顾客收取的服务费最高相当于票价的30%。

后来猫眼淘票等向顾客收取服务费来盈利的模式,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而在米国的另外一家刚成立不到几年的在线票务网站,今年被收购的时候,估值更是高达5亿美金。

在线票务,已经成了一个看的见的风口。

而就在豆瓣电影拆分出来没多久,刘勇也从盛大手里拿到了500万,成立了格瓦拉。

如果豆瓣想在国内这个领域率先站稳脚跟,那么获得更多院线的票务业务,就成了当务之急。

如果按照前世的时间节点,院线真正重视在线票务,得等到《阿凡达》上映之后。

超长排队引发的持续混乱,冷门场次的信息错开,给了院线很大的困扰。

而那些开通了线上购票业务的院线,却能依靠在线购票,实现全场次覆盖,并且还节约了人工。

虽然现在的人工很便宜,可那毕竟也是钱不是。

沈涛自然不可能让票务系统等到那个时候再慢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