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结果  在废土上重建文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个人实验日志:上班的第十二天:

真不愧是机密项目,一点东西也不让人往外泄,我的论文无疾而终了。但没关系,今天又有几个大佬参与进来了,至少我能学到更多……”

“个人日志:上班的第十五天:

我们刚刚开始研究那种长得像变异蜘蛛一样的东西,就有更多的奇怪生物被送进来了,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找到的。

不过我听说这些生物的数量有限,我们能研究到更多的种类,还得感谢研究所内大佬们的努力。

真奇怪,这些生物明明长得都不一样,体内的各种组织却惊人的相似,并且基因的相似度与已知的外表相似的生物差得多,这让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些东西不会是人造的吧?”

“个人日志:上班的第二十六天:

这几天十分忙碌,连写日志的时间都没了。上面发了疯似地要求我们加快研究速度,对这几种生物拿出一个定论来,并要求我们找到其弱点。

研究所里的诸位大佬进行了激烈的交流后,达成了共识:这些生物不是蓝星上的原生物种!

说实话,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

经过我们的测试,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能够适应蓝星上的绝大部分环境,即使是那些已经被禁止了的化学毒气,对它们的伤害也很有限。

并且,即使是那种最小的跟蜘蛛一样的生物,其外表的大部分地方都覆盖了一层奇特的外骨骼,一般的冷兵器根本造成不了多少伤害。

而最近运进来的那种像是大号变种螳螂一样的生物,其表面外骨骼的防弹性能,甚至比当下最先进的防弹服还要优秀!这意味着,单兵的小口径枪械对它们很难造成威胁。

它们完全就是生物武器,怪不得上面的人那么紧张。

它们体内有着太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器官与组织,短时间内根本研究不过来,我是这么认为的。但大佬们似乎不这么想,看来我们未来得加更多班了……”

“個人日志:上班的第四十五天:

太忙了!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还比较年轻,肯定早就撑不住了,有两位年龄大一些的大佬已经被拉上去了。

但这是值得的!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它们身体内的部分器官与组织的功能,其中贮存能量的部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们甚至可以一次性大量进食后活动近一年。

这么高效的能量贮存、肌体运行方式,真的是人类能够搞出来的吗?海那边的家伙的生物科技没有这么夸张吧。

不然,以他们的军队实力,配上这些生物,再加上对蓝星霸主地位的渴求,应该早就会发动战争了……”

“个人日志:上班的第六十一天:

好消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拨款,更多豪华设备正在路上了,而且我们还发现了这些生物更多神奇的地方:

它们能够自主进入休眠状态,而且在休眠状态下的能量消耗要比一般生物少得多,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太小了,消耗的能量也就更少些。

坏消息,研究所里的不少人都感染了那种新型的流感病毒,好多人发烧了,研究的进程不得不稍缓。

我怀疑这是由于最近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太多,上面负责消毒的人没能做好本职工作。

更坏的消息:我很幸运,没有感染,但以后要负责的数据更多了……天哪,我的头发掉的已经很多了!再这样下去,项目还没结束,我就得先变成地中海了!”

“个人日志:上班的第六十五天:

好多同事的症状轻了很多,能帮我分担一些工作了。我听说这场流感在全世界范围都爆发了,真奇怪,这次的病毒传染能力怎么会这么惊人?还好毒性不大,感染者好得快,不然我真的快撑不住、要罢工了。

ps.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长条的生物,乍一看还行,仔细观察其活动的方式后,我就想起了那些蛄蛹的蛆虫……”

“个人日志:上班的第八十八天:

……真该死,我也中招了,而且似乎感染的是变异了的毒株,毒性比之前强不少,感染后不仅会发高烧,行动能力还会受到影响。

但好在上面要求的任务完成了:这些东西毕竟还是生物,面对高温撑不了太久,最近几年研发出来的各种能量武器更是能瞬间将其烤得焦脆。

除此之外,会产生冲击波的炸弹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近距离能够直接把它们的内脏震碎。

总结就是,除了小口径单兵武器,有很多方式可以处理它们。不过,一旦那种大号螳螂一样的玩意冲到面前,没有能量武器就可以等死了。

它们跑得特别快,短距离内的爆发能力甚至能追上猎豹,那一对镰刀肢体能切开十毫米厚的普通钢板……

太离谱了,我们都觉得很离谱,但这确实是真的,虽然这对它们肢体的损害很大,但它们能够快速将其再生。

如果这玩意的数量有很多的话,在巷战中,可能是各种作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