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刘玘的策论,被打开新世界的刘伯温  大明:从崩刘伯温人设开始做纨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么一个指导思想摆在这里,户部跟进,开始免除了书籍跟农具的税收,随后又层层加码,搞到了一个“自今如军民嫁娶之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自己这个建议,真是顶风作案,刘玘都为自己老爹捏一把汗!

坑爹,真是专业的!

刘伯温何等的千古名臣?

没想到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天天想着就是“坑”他老人家。

没办法,只能再委屈委屈,老爹你了!

老朱难,儿子也难,大家都难!

就只能老爹你这个丞相,勉为其难了不是!

刘玘继续写,也不忘偶尔停下来思索几分。

望着这一行的内容。

低眉沉思道:“老朱这个优商政策,也有好处,不过三年的时间里,因为战乱的经济,瞬间就很快恢复到了前朝商业繁荣的水平,甚至更甚,使得明初的商业就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应天府属县人口都已经达到一百一十九万左右!”

“这些都是小商贩手工业者和工人,作坊跟批发的商号,也层出不穷……”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就该到了该收割成果的时候了呀,老朱同志!”

“大明如今的税收结构,朝廷的最为主要税收,还是农业税,也就是农民身上,土地身上,但是随着整个王朝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老问题,大量的土地开始向地主阶级,官僚资本和皇亲国戚名下集聚!那你老朱家的皇帝,那就不是皇帝了,而是一个大地主!”

想到这儿,刘玘口中的话,也停下了来。

赶紧再在奏疏里面,再添一笔,痛斥此时的税收政策!

要知道这部分人,可以说是基本上不用或者是完全不用缴纳农业税的!

这会极大的导致,我大明税收总量的持续性下降,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此时的刘玘不由得有些庆幸!

如果等到老朱三年后推出完整的《皇明祖训》出来。

那可就来不及了!

子孙啥也不改,啥也不敢改。

那不就是等死吗?

封建王朝的一大特征,可就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深知此理的刘玘,更是不敢停下,继续提笔直言。

如今的朝中大臣们,哪怕有忠臣良臣贤臣。

但是这样的事情,他们想不到,也不会提。

多数还都是那“平时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的。

毕竟现在大明才开国,愿意陪皇帝死,忠心耿耿的不少。

还不至于后期,谁都在苟活,谁来都磕头。

刘玘最后上书写道:

“税务总局责承所有的商人必须登记造册,不登记造册者,不得行商!

凡登记造册者,每年也需去税务总局核查,总局监查该商户,当年的经营状况和利润,防止偷税漏税……

本朝赋税扣扣索索,此乃奇葩财政制度导致,体现就是本朝财政捉襟见肘,偌大个国家总是过得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滋润,不要说陛下打仗这种烧钱游戏,就陛下修个园子都没钱!”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写着写着。

刘玘就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等到刘伯温开开心心回来的时候。

回书房就看到玘儿趴在,一大桌写满字的宣纸上睡着了。

咦?

玘儿这是作何?

着凉,可不好!

刘伯温上前一看。

随手拿起一张过目!

顿时,神情大变,为之失色!

世界,从此被打开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