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儿子的谆谆教诲  北宋:震惊了,原来我赵祯有儿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宫勤政殿内。

赵祯眉头紧皱,面前摆放着辽人送来的奏折。

昨日上朝之际,辽人使者耶律格外猖狂,甚至都不把他这个宋朝天子放在眼里。

百官之中,竟然也无一人胆敢上前劝说的。

果然如嘉儿所说,宋朝的朝廷,当真已经成了这副模样了。

这奏折上所写,乃是辽人要增加岁币一事。

增加的三成岁币,就意味着大宋国库收入的一成!

如今财政吃紧,哪里拿得出来这么多钱,不都是从百姓身上来搜刮吗!

亏他希望这些朝中的大臣能给出意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无用之人!

内侍任尽忠,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身为官家身边最亲近之人,自然清楚官家此时此刻是格外生气的。

赵祯长舒了一口气。

“任尽忠,朕要出宫一趟。”

“老奴这就为官家安排.......”

.......

离开压抑的皇宫,赵祯才觉得轻松不少。

没什么别的原因,只因这皇帝当得,实在是憋屈。

身边大臣,现如今无一人可用,要么缄口不言,要么劝说自己答应了辽人,好避免战争。

毕竟一旦开战,军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北宋这些年,也是靠着割地求和保持生存的。

而且朝堂上,还有一些浮在水面之下的,觊觎他的皇位。

这让赵祯何尝不憋屈?

皇帝也不是这般好当的.......

委实还是自己这些年,因为没有子嗣,没有说话的底气,太过羸弱了些。

可现在不一样了啊,自己不能再这般下去了。

发愁,还是先问问范仲淹有无应对辽人的政策才是。

赵祯离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范仲淹此时也回到了自己新开的书舍。

这两日书舍刚刚装潢完成,还未开舍。

按理说,不该有人的,他也没雇佣下人什么的。

可刚一进了门,就看到屋里灯火亮起。

范仲淹心头顿时一震,脸色一喜,赶忙小跑进了屋。

不出所料,果然是赵祯!

“官家,老臣有礼了!”

赵祯摆了摆手。

“希文,都说了你我之间不必行君臣之礼。”

他愁眉不展,心事就写在脸上,可还是问了一句:

“嘉儿那边,如何了?”

范仲淹笑了笑:“虽说早日说老臣要离京,还被皇子送了离别诗,不过今日算是坦诚相见了,以后也能走动起来了。”

“正好官家来了,今日老臣刚刚从皇子那里得来一计,官家且听.......”

原本,赵祯是打算待会去见赵嘉一面的,刚刚也只是询问范仲淹教授皇子的进度,毕竟赵嘉可是自己和大宋的未来。

可听到范仲淹说,从嘉儿那里得来一计,不免是有些好奇。

计谋是来做什么的?

那还用说,自然是赵祯前些天对范仲淹说过的,而且还是赵祯现在格外发愁的辽人之事。

“嗯,希文且说吧.......”

范仲淹一脸振奋,忍不住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说出来今天和赵嘉所谈论的事情。

有关如何应对辽人,以及赵家给出的看法。

若是要增加岁币,那我们干脆不给了,直接把岁币拱手让给西夏.......

一番谈论下来。

赵祯忍不住神情错愕,越听越是激动,最后竟然是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计谋!”

赵祯脸上,总算是露出笑容:“此计或可啊!”

“辽人纵然强横,可若是面对我两国之力,必然会避其锋芒,绝不至于真地放手一搏作战,他们还没有那么自信!”

“况且辽人因为去年的雪灾受到巨大损失,肯定不会趁着这种时间犯这种错误。”

“此事,当真是嘉儿所说的?”

赵祯虽然很在意辽人岁币一事,可更为关注的,仍是提出这计谋的赵嘉。

范仲淹一脸肯定地点了点头。

“的确是皇子所说的!”

“不过这件计谋,取决于辽人是否有对西夏进攻的打算,若辽人和西夏关系友好,只怕难以实施。”

赵祯听到这里,更是心神振奋。

“希文,你这段时间未在朝廷,或许并不清楚。”

“雄州一代,辽人蠢蠢欲动,从燕云十六州调兵发往辽夏边境,俨然是对西夏入侵的打算!”

“这种时候,若是拿出这计谋,面对辽人那必然是有了底气!”

一时间,赵祯内心的巨大心结,仿佛被解开了一般。

以岁币之事进行威慑,迫使辽人不得不收回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且还能让辽人看到宋朝的态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