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4章 刘璋备战,针锋相对  舍弟诸葛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安中等着,丝毫不敢有任何额外的军事举动,一拖就拖到十月十六日。

明明已经到了最后观察期限,但刘璋还是不死心,总担心庞统的谴责使者是在路上耽误了行程,或者有别的什么变故迟到了,最后又犹豫多等了两三天。

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对面的庞统也不是没想过派个使者、再跟刘璋做些文戏上的扯皮,以放出烟雾弹麻痹刘璋、让他觉得这事儿还有可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从而拖延刘璋军的战备。

但是,在反复权衡之后,庞统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庞统很清楚,能拖延敌军战备固然是很好,但万一这时候自己又提出的文戏试探条件,刘璋直接无条件、全盘答应了呢?那么己方不就没有借口再发动战争了?

所以,为了防止战争借口出现变故,这时候绝对不能再谈判,宁可让敌人警觉多备战几天,宁可后续战场上多付出一些代价,也不能在大义上继续授人以柄了。

刘璋那边,一直到十月十九日,再三等不来要人的使者,他终于彻底心灰意冷,确定玄德兄根本不介意他是否交出凶手,就是铁了心想趁机打仗了。

刘璋这才下定决心,派出使者到前线的涪城、绵竹、江州等地,命令守将进入最高戒备,全力备战。

因为路途的关系,这些信使抵达涪城时已经是二十一日,抵达江州时更是已经二十二日。

成都平原上的各郡县,也都开始动员兵马,把民夫壮丁编入军队,把一部分平时种田的二线屯田兵也转入战斗部队。

唯一值得刘璋庆幸的是,在他做出战备姿态的最后阶段,他的玄德兄也并没有乘人之危直接搞偷袭,而是给了益州军集结部队的时间。

这也不免让刘璋内心又生出了一丝动摇和幻想。

二十四日这天,在得到前线回复:各军都已开始整备动员、武库库存也都被清理出来,打磨发放、士卒开始日日操练。对面的刘备军,则没有任何动静。

刘璋便找了个由头,又召来黄权,最后私下里问道:“刘备的兵马至今没有举动,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误判了,他们并没有想发动进攻?”

黄权被问得跌足叹息:“主公何以到了此刻,还心存幻想?既然庞统至今没有派人来问罪要人,而是严阵以待,那摆明了是要打的。

他们不屑于占偷袭之利,估计一方面是因为庞统对于战胜我军颇有信心。另一方面,多半是不想落人口实,为了刘备的名声,宁可后续攻坚多付出些代价。”

可以说,黄权的这两个猜测,基本上也算七八不离十了。对面的动机,还真就是这样。

刘璋听完,才痛苦地收回了最后的幻想,只让各军继续调度。

如今的益州军,兵力人数还是不少的。刘璋毕竟是执掌益州十几年,加上他父亲刘焉掌权七年,加起来父子两代近二十年。蜀中也没打过什么大仗,人口稠密,兵源充足。

战争尚未爆发前,刘璋在涪城、绵竹前线,就部署了三万军队,在雒城还有两万人。

后方的成都,也常年保证三万可战之兵,拱卫腹心。在巴郡方向,严颜等将领也有两万战兵,负责长江江防。

所以光是这几部分加起来,就有十万大军了——这个数字是绝对不夸张的。历史上刘备最后打到成都时,成都的守军依然有三万之巨。

而历史上,成都的诸侯往北派出机动部队打阻击,派出三四万人也是轻轻松松的。比如历史上季汉末期刘禅派诸葛瞻带兵三万守绵竹抗击邓艾,以蜀地的人力,这样的动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刘璋三百多万人口,有超过十万正规军,还能临时抽调起数万乡勇、壮丁,作为临时守城兵。要跟进攻方的刘备比人数,刘璋甚至还占优势。

因为刘备虽然也号称在蜀中有十万大军,但汉中守家就要一万,梓潼和江州的守家部队也要各自近万人,真拿去进攻的,也就七八万之间。

刘璋的正规军人数,比刘备军还多出三四成。如果算上临时抓的守城壮丁,总人数能是刘备军的两倍。

刘备又不愿担负偷袭的恶名,也就给了刘璋动员调度的时间,让他凑起了总共近十五万人的抵抗力量。

直到十月的最后两天,庞统才让人把讨伐刘璋的檄文,正式散发各处。

从梓潼往江油、涪城、绵竹等地散播,打击刘璋军的军心,让刘璋军士卒知道为什么会反目而战,希望蜀中众将士百姓能弃暗投明。

檄文下发后,张飞、魏延、吴懿的部队,就从梓潼率先南下,稳扎稳打,日行三四十里,三天后便推进到涪城,准备开始围城攻坚。

随着张飞开始营建营地、组装攻城武器。庞统散发的檄文,也终于流传到了成都,送到了刘璋本人手上。

刘璋虽然知道这肯定是骂自己的,但还是忍不住好奇要看一看。他是真的很想知道,玄德兄会找什么借口讨伐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