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8章 被打出连锁反应的曹操  舍弟诸葛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

史都尉猝不及防,一时没有料到东北方来路还会有敌袭,就被敌军击败了。史都尉见事不可为,连忙收拾残部突围撤退。”

徐晃听得目瞪口呆,又反复确认,最终才搞清楚:原来是敌军的板楯蛮援军,翻山越岭而来,居然跑得比他沿着汉水河谷行军还快!

众所周知,汉水在秦岭之间的那段河谷,确实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

地图上看着直线距离一百多里,实际上沿着河谷歪七扭八,走上三百里路程都是有可能的。

这时候,如果有一支敌军,能避免走很多弯路,遇到能抄捷径的地方直接翻山走直线,那确实有可能快很多。

只不过,王平派来的那些板楯蛮援军,总兵力毕竟不够,所以不敢孤军拦截徐晃的主力。

但是,在不经过汉水堵水河口的前提下,直接抄近路去奇袭围房陵的曹军偏师的后路,却是完全做得到的。

所以,徐晃不得不又付出了一次五千人的军队被打败、折损近两千人的代价。

而那些板楯蛮援军,在击退了徐晃派去围房陵的偏师后,也顺势进入了房陵县城,直接转为房陵城的守军。

如果徐晃再想进攻房陵,有了这些板楯蛮生力军协防守城,不可能轻易攻下的。

如果徐晃选择无视他们,将来再孤军深入攻上庸,那这些板楯蛮就更开心了——

以他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机动性,徐晃主力一去上游,他们立刻就可以在下游遍地开花。

断徐晃后路,劫徐晃粮道,怎么舒服怎么来。

所以,上庸之战打到了这一步,徐晃也清楚,除非自己再得到大规模的生力军增援,否则已经不可能短期内取得决定性战果了。

丞相那边,虽然还有不少生力军预备队,但时间已经不许曹军再三心二意。

之前曹仁将军让他在侧翼发力搞定上庸,那是想趁着刘备军的关羽还没抵达、曹军总兵力有明显优势,先捞点好处。同时也是逼迫敌军救援、应战,为己方制造战机。

现在,前后拉扯浪费了这些时间,关羽也马上要到了,曹操哪里还会在这些癣疥之疾的小地方浪费兵力?

上庸之战,也算是就此无疾而终了。

“也罢,上庸之地,已经不可能在数月之内夺取了。收缩兵力,撤回筑阳、郧县一带,等候曹将军另行调遣吧。”

想明白这些道理后,徐晃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也借机向麾下诸部将、幕吏宣布了这個计划。

部将们闻言,都面露难色,也担心曹操责罚,不由提出了这方面的担忧:

“曹将军让将军攻取上庸,以确保襄樊之战时侧翼安稳。如今虽损失了八千人马,但就这样退兵,怕是难逃怯战之罪……”

徐晃闻言,只是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怯战之罪,我自担之,这不是你们要考虑的。

关羽的援军,不知哪天就会到了。听说于将军在当阳,似乎也遭受了败绩,颇折损了些兵马。

我若是也执迷不悟,不及时收手,到时候再多有折损,怕是会累及全局!”

部将们听徐晃居然主动担责,倒也对他更高看了一眼,刚刚败绩带来的士气低落和对主将的不满,也稍稍消解了一些。

全军上下,人心复齐,军令也就很快得以贯彻下去。两万多将士陆续后撤,向曹仁的方向靠拢。

说来也巧,就在徐晃败绩、徐徐后撤的途中,次日从樊城方向,倒也有信使赶来,双方就在半路上撞见了。

那信使看到徐晃已经败退,也是大吃一惊,很快被带到了徐晃面前。

徐晃脸色难看地接见了对方,拿过书信一看,原来信中竟是军师祭酒郭嘉的叮嘱。

郭嘉在信中分析,觉得霍峻一介无名下将,敢主动拒敌于一线,层层设防,绝对是不寻常的。应当步步为营谨慎一点,不可追敌以防有诈。

徐晃看完,脸色也更难看了,偏偏还无话可说。

郭嘉这不是马后炮了么?怎么不早点说。

但细问了一下近况后,徐晃也无可奈何。

因为他得知郭祭酒居然是在于禁的败报传回宛城之后,才火速从宛城南下樊城前线救场的。

之前曹军高层都觉得徐晃这一路没什么悬念,要面对的敌人也很弱,就疏忽了,没太关注他这边的战况。大家都盯着于禁那边、群策群力帮于禁支招呢。

事实上,曹军高层的这种看法,也不算错——因为徐晃这一路确实不重要,也翻不起多大浪来。就算战败了,最后也就折损了八千人马。不比于禁那边输一场直接搭进去三万多人。

说到底,于禁那边那场败绩,是真躲不了,敌人太阴了。

而徐晃这边,原本小心一点是有可能避免的。霍峻用的诱敌之计,仔细推敲一下就能发现其实还挺拙劣的。无奈曹军轻敌了,不够重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