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夜猫子进宅  盛唐挽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辩解道,只是那苍白的言辞,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

“好好好,是理财,理财。”

方重勇连忙安抚对方说道。

“那么,我有什么可以帮郑使君的呢?”

“帮我写这份疏奏就行了。”

郑叔清迅速接茬道。

“我帮你写?”

方重勇抓了抓头发,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郑叔清问道:“我为什么要帮你写?”

因为你收了礼物啊!收了厚礼难道不办事?

郑叔清在心中怒吼,他忽然想起来,李隆基身边那个高力士,貌似也是收钱不办事的狠人。

可人家身后站着皇帝,你身后站着谁?

一时间气氛僵持住了。

方重勇心一软,摆了摆手问道:“说吧,要怎么写?”

“我不会啊,我要是会,还来求你么?”

郑叔清一脸苦笑说道。

“你不会还敢接这个差事?”

方重勇已经被郑叔清给震撼到了,完全搞不懂这一位到底是想玩什么游戏。

你没金刚钻还出来揽瓷器活?

“官场的事情啊,你不明白的。就说你有没有办法吧。”

郑叔清哀叹道。

“西域那边的情况,我不懂啊。连民情与地理都不懂,账册也没有,能想什么办法呢?”

“不需要你懂啊,又没说要在西域那边搞钱。你在长安搞钱的本事不是很高么。那个红莲春,已经卖成了传说,我现在想买一坛过过瘾都找不到货了。”

一提起方重勇捞钱的本事,郑叔清就赞不绝口。

呃,不知道要怎么去说。

方重勇痛苦的扶着额头,对于郑叔清这种脑筋比较死,手腕又太过灵活的腐朽中枢官僚,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郑使君之前说,朝廷让你捞钱是为了维持西域河西走廊的军需,对吧?”

方重勇盘起腿,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坐着,沉声问道。

“确实如此,这一点李相已经说明白了。”

郑叔清微微点头说道。

“然后无论用什么理财的手段,只要河西节度使那边不缺用度,军需充足,那么你这个户部侍郎,就当得很稳当,对吧?”

方重勇又问了一句,郑叔清点点头。

户部侍郎,又不是“理财使”。搞钱只是手段,维持军队正常运作,维持高规格的封赏以保证军队士气,这个才是最终目的。

一切为了大唐打赢对吐蕃的局部战争!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反过来说,假如郑叔清在岭南搜刮了很多财帛,但是这些财帛却根本没办法运到长安,更别提运到西域,那么,这种类型的“理财”对于打赢战争又有什么用呢?

手段,从来都是为了目的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别看牛仙客与崔希逸都说河西府库满仓,兵戈齐备。

但是,一旦打仗打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吐蕃国力雄厚,补给能力也很强,家底比突厥人厚实多了。

而且吐蕃是农奴制,擅用蛮力,也不把农奴们当人看,死个十万人都不带眨眼的,并不爱惜人力。

有时候大唐跟吐蕃对垒打仗,拼消耗都拼得肉疼。大唐这边死一个对面吐蕃死两个,吐蕃都可以一直玩这种游戏。

只要开打,持续的后勤就不能断掉,只要一断,就会出大事。

“某的意思是说,关中支援河西走廊,力有不逮,离得太远了后勤很难受。只能通过别的办法来为河西藩镇提供援助。并不是一定要在长安捞钱买粮食送过去,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要不然就只是一句空话了。”

听到这话郑叔清微微点头,不得不说,方重勇的话很有道理。

最终问题,还是要能持续不断的支援河西走廊!

“那郑使君你得把这些年河西节度使幕府报上来的账册,还有甘州、凉州等地的账册,都拿来我看看。或许有办法,要不就是纸上谈兵了。”

方重勇将礼单递给郑叔清说道:“没有这些,便将礼物拖回去吧。”

“某现在又没有职务在身,你说的这些账册都是朝廷机密,某哪里能弄到,你还当在夔州呢!

那些都在户部和中书省存放文案的专门库房里,有专人管理。

某现在身上只有散官没有差事,连那边门都进不去,你让某怎么办?”

郑叔清气急败坏怒吼道。

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托起下巴在思考着什么。

“好像,也不是没有办法。”

郑叔清若有所思的说道。

“什么办法?”

方重勇好奇问道。

“某虽然不能办到,但是有人可以办到。而且以他的身份,合规,合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