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盛唐挽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舞蹈用的衣服,都是宫里的公产,并非艺妓私人所有。需要的时候才能使用。

库房里你说的这些什么唐锦,既然是绫锦坊出产的,成为梨园的公产,那自然要圣人点头才行。

当然了,如果是当做所谓的礼品,送给那些跳舞的艺妓,这也说得过去。但是这些做衣服用的唐锦,要拿什么去弥补亏空呢?

少府监的账目也不是可以随意涂改的。”

韦青很是认真的说道。

如果唐锦当“公物”使用,那自然不需要郑叔清出钱,也不用对方承担风险。同样的道理,这批唐锦要出库,就需要李隆基的审批手续。等一套流程走完,花儿都谢了!

韦青结合方重勇想办的事情来看,对方肯定是不想让李隆基提前知道这些事情。

当然了,还有种办法。那就是采用私人出钱填补亏空,再来挪用货物的情况。这种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算是少府监的“潜规则”之一。

少府监下面的工匠作坊,无论是制作什么,其实都是在残酷剥削压榨劳工。

这些人都是以“徭役”的形式在少府监旗下各种工坊里面干活,并非是所谓的“雇佣关系”。当然了,进了这里也不是白忙活,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是抱着学习“一技之长”进来的。

既然劳动力“免费”,因此少府监也干过不少私活,甚至与民间的工坊签类似商业协议的东西,玩各种花招。

总之,这些劳工是不可能让他们停下来的。

如果郑叔清肯自己出钱,把给艺妓们做衣服的钱补上的话,这件事还是很容易在相应规则内操作的。

也就是说,要办成这件事,郑叔清还得自己垫钱承担风险,要表演大获成功了,李隆基才会买账。

要是效果不好,郑叔清就得自己填补亏空,不然一个挪用公款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需要做几件衣服,你们随意便拿就是了。这件事就这么安排。”

郑叔清咬牙说道。

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也要五鼎烹。这时候不全力以赴,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出手?

“你疯了!这些唐锦价值不菲,你不会以为一段锦就值一匹布吧?”

方重勇连忙拉住他的袖子惊呼了一声,两人退到一边商量。

“赌一把大的,赢了为户部尚书铺路,输了倾家荡产!”

郑叔清双目赤红,关键时刻喜欢梭哈的老毛病又犯了。

“唉,你这是……”

方重勇无言以对,或许站在郑叔清的立场上说,他们这种不走进士路子的臣子,就必须图表现来保证自己官运亨通吧。

而那些“正常”的科举制官僚们,也正在不断适应大唐官场,通过蝇营狗苟来改变朝堂上的游戏规则。

到开元后期,士人出身的所谓“清流”,基本上已经把持了朝廷官员的正常升迁渠道。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权力绞杀与封锁。非清流人士上位,则会遭遇极大非议。

比如牛仙客。

文官的晋升,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明说”的潜规则。什么样的人,在入仕后多久应该封什么样的官,哪些官位是虚职,哪些是肥缺,哪些又是被贬斥发配后才可能担任的职务,眼花缭乱的官员调度背包,这些“清流们”其实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今底层上来的小吏,已经逐渐边缘化,从而不得不一辈子在底层厮混。

既然升不上去,那就开始放开胳膊搞钱吧,于是就导致吏治进一步败坏。

在方重勇看来,无论是在排除异己方面出类拔萃的李林甫也好,张九龄背后温温吞吞的科举文官集团也好,其实本质都谈不上谁进步谁反动,都是在不遗余力拆盛唐的台子罢了。

区别只是在于,有些是拆门板围墙,有些却是拆地基。有的是心急火燎的拆,有的是文火慢炖的拆。

“韦将军,如果啊,我是说如果将来杨玉环继续在音律舞蹈这方面发展的话,公孙大娘,应该会很不满吧。

她可能就要了因此失业了。圣人看了杨玉环的舞蹈,只怕很难再看得上别人了。

那么公孙大娘有没有兴趣,让她和她那些弟子们,穿上华丽的唐锦,再次剑气惊动四方,讨圣人的欢心呢?”

方重勇单刀直入问道,并不回避如今众多梨园子弟们担心的东西。

“我带你去见公孙大娘,就你一个人。”

韦青沉声对方重勇说道,瞥了郑叔清一眼。

方重勇说得不错,他也觉得,现在确实有必要杀一杀杨玉环的风头。

当然,如果做不到,那让公孙大娘等人在李隆基面前露露脸也是好的。

“那太好了!”

方重勇紧紧握住韦青的双手激动说道。

听闻公孙大娘也是个美人,而且腰细腿长善舞剑。穿上这唐锦制成的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