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天下财富  超时空史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祯一番话,让四人各有感想。

朱元璋听到了“帝王将相”四字。

李清照听到了“三从四德”。

李世民又听到一次唐诗宋词。

林黛玉望着他好一会,又低下头去,不知在想什么。

“当然。”

楚祯笑了下,“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后世子孙认为是错的,也不一定就是错,只是不符合当下。”

“裹脚呢?”

“裹脚肯定是陋习,包括殉葬,屠城,凌迟等。”

楚祯没提朱元璋某个最爱用的酷刑——据说有。

“凌迟怎么不能用?”

朱元璋坐在那,语气淡然的说:“殉葬,屠城皆是不仁道的做法,朕也同意。但凌迟一刑,在朕看来,非得用此刑方能震慑那些贪官污吏!”

帝王之威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李世民望了洪武帝一眼。

两位少女坐在左边沙发上,不敢说话。

朱元璋又说道:“一个知州贪赃枉法,百姓赴京来告发他,却被那贪官抓回去折磨致死,这样的官,朕只恨当了皇帝,没法亲手碎了他!”

他绝对是历朝历代中,最痛恨贪官污吏,也是对这些贪官用刑最重的一位皇帝。

“杀人偿命,我也赞同。”

楚祯说道:“但贪污几百贯就凌迟,显得太过。”

“几百贯足够让十户人家家破人亡!”

“你说的固然没错,但历朝历代,贪污都是难题,即使用再严酷的刑法,依旧有大量朝廷官员贪赃枉法。”

“那就是杀得不够!”

朱元璋一点也不嫌杀的贪官多。

“我以为——”

李世民开口,朱元璋又看向他,看看这位未来的太宗皇帝有什么说法。

“整顿吏治,遏制贪浊之风,须得用人,人为根本。清廉者为官,属下、同僚若有贪污,则上奏告发,令欲要贪污者不得不慎之思之。”

“呵。”

朱元璋冷笑,“当官之前,那些人哪一個不是清廉正直?进了官场就变了样。”

“明朝官员俸禄太低也是一个原因。”楚祯说道。

“怎么就低了?”朱元璋当即看向他,“朕算过,发的粮食够他们养活一家,朕还给宝钞,还有免役免税!”

“粮食折算为宝钞,宝钞贬值之后,明朝官员的俸禄就低了。”

又是宝钞贬值!

朱元璋哑口无言。

楚祯说道:“朝廷命官地位高,会有人主动送银子来,或者随便在哪就能拿到银子,治贪官应该从这些地方入手,也就是从制度与方法上杜绝贪官的诞生。”

“你之前说的火耗归公?”

“对。大明还没有摊丁入亩,但未来徭役折算银两后,就会产生火耗,官员借口熔炼银子损耗,多征收百姓银子。”

楚祯说道:“火耗归公后,官员就不能在这一项上贪污。同理,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改革制度以减少贪污的机会。”

“怎么改?”

“现行办法是加入监管机构,类似都察院,还有个办法是给朝廷官员设立大额资产来源不明罪,凡是说不清楚自己偌大家产从何而来的,一律督查。”

楚祯解释了下,朱元璋顿时有了兴趣,仔细一想,笑道:

“这法子好,那些贪官总要用贪来的银子买宅子、仆人、美婢,朕给都察院下令,监管各官员家产。”

“还有一个,可以改记账方法。明中晚期会出现的龙门账,我们称之为复式记账法。”

林黛玉,李清照,两人对这个都很感兴趣,仔细倾听。

从陋习聊到贪官,话题岔得太远了。

楚祯又回到盛世上,说道:“我们读书时学的史书很关注各朝各代一件事,那就是商品经济发展。”

“为何?”

“很简单的道理,市场上的商品越多,人们选择越多,瓷器,茶叶,手工艺品,各种吃的喝的玩的,就如宋朝的汴京城。”

楚祯看向李清照,这位游了好几次汴京城的大才女,最清楚汴京城的繁华。

“楚郎君。”李清照提出不同的见解,“温公曾说过,天下财富有定额,市上货物再多,也不过从此处到彼处。”

司马光就是以此来反驳王安石的改革,认为朝廷理财赚钱了,但百姓就穷了。

这也代表大部分古人的看法,以农为本,天下财富方能增加,故而商人地位低下。

楚祯没有去长篇大论解释,而是举例子:

“农闲时候,张三去县城。”

“张三去不了县城,太远了。”

朱元璋随口一句。

楚祯无奈改口:“那张三就去赶集,总归要买盐买衣服,但他去了集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