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腊月二十五。
神京城林家内,身穿桃红袄子、彩绣绵裙,外边再穿着一件青缎褂子的香菱,急匆匆的从厨房提着一篮子的木炭走来。
进了门后,又连忙把门关上,免得外边的风雪吹进来。
香菱转头一看,见姑娘正和秦奶奶斜坐在熏笼旁看着书聊天,她朝黛玉露出笑脸道:
“姑娘,太太让我来给姑娘换一下木炭,厨房的张嫂子和姑娘说,面粉、糖馅、芝麻等都准备好了。”
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蹲下将炭火盘从熏笼下用火棍挑出,将上好木炭加进去。
在林家住了有近四个月的秦可卿,闻言笑道:“妹妹家里怎么早早就准备做汤圆?离元宵还有些时日呢。”
她听出来是要做汤圆。
林黛玉脸上一红,又不好解释,只得笑道:“往年我做汤圆都只给父母,今年多了秦姐姐,自然是要早做准备的,免得搓出来的汤圆不圆滑。”
秦可卿顿时惊奇:“竟是妹妹亲手做的汤圆?”
又雀跃道:“那我可要好好尝一尝!”
林黛玉抿唇一笑。
正要说话,忽然外边紫鹃喊她:“姑娘,姑娘,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
林黛玉看向门,见紫鹃高兴的推门进来,和她笑说道:“是香菱的娘找到了,眼下已经进了门就在外边等着!”
正在用烧火棍夹木炭的香菱,脸色顿时煞白,多日来的担忧终究还是来了。
黛玉看了她一眼,问:“香菱的父亲呢?”
“没见着,只见她娘来了。”
“姑娘,我!”
听到生母寻来的香菱,却是急得泪珠子滚滚而落,嗫喏着说不出话。
秦可卿看出底细来,问:“你不愿见你娘?”
香菱猛地摇头。
林黛玉起身说道:“先去见过再说,太太知道了吗?”
“雪雁去跟太太说了。”
紫鹃说着,拿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给黛玉罩上,用青金闪绿如意绦束着,再拿了一顶雪帽过来,给她戴上。
秦可卿的丫鬟瑞珠,也给奶奶换上出门的衣裳。
穿好后,众人便一起出门去,从内宅走到贾敏住处,再一起去外边见香菱的生母封氏——因封氏是客,故而得去迎她。
“你,你是……!”
黛玉等人刚进屋,封氏便急切的站起来,目光环视一圈,便精准的落到低着头的香菱身上——眉心的那一点胭脂记太过醒目。
她死死的看着香菱。
直到贾敏为她介绍香菱的来历,封氏才扑过来,紧紧的将她抱住,大哭道:“我的儿,娘可算找着你了……”
众人为之伤感,秦可卿更是以手拭泪,不忍再看这一幕。
一番劝慰后,封氏总算好了些,坐下来紧握着香菱的手说事情。
听完后,贾敏不再怀疑,开口道:“香菱,你母亲……”
“太太!!”
香菱猛地挣脱生母封氏,跪在了贾敏面前磕头,说道:“我早已不记得儿时的事,这些年被打被骂,父母亲人一个也见不到,是太太和姑娘收留了我,才让我有了安身之地,可如今她却来说……”
封氏泪如雨下。
香菱亦是哭着。
黛玉见母亲也拿不定主意,便对封氏说道:“伱且先住着,多与香菱相处,弥补母女失联多年的情谊,改日香菱愿回金陵再提这事,如何?”
香菱紧闭着嘴。
太太和姑娘才是对她恩如父母,金陵的甄家对她而言只是另一个“拐子”、“薛蟠”。
她在拐子那认识的姊妹,还有在贾府知道的丫鬟中,不知有多少是被父母家人卖掉,如那位宝二爷房里的姨太太袭人,当初不也是被卖到贾府?
她生母未必不会卖她。
回了甄家,怕也是要被卖的。
封氏抹着泪说道:“回太太,英莲父亲因伤心过度,离家去做了道士,甄家又因一场大火而败落,我之前住在父亲家,靠每日缝补过活。
这次大老远来京师,只是为了见女儿一面,知道英莲还活着,还活得好好的,有太太照拂,又舍得大老远去请我……见到英莲这模样,我便是死也安心了!”
她望向香菱,也就是她女儿,甄英莲。
被拐时女儿才四岁,如今却已经长大,身上穿着的衣服比小时候的还好,主家又多有关照她。
“今日母女相聚,就别说这话了。”
贾敏笑道:“且先住下,家里空房多着,也不缺你一副碗筷。”
封氏应下,犹豫着要不要寻件事情做,她不能白吃饭,门外却有婆子敲门喊话:
“太太,琏二爷来了!”
“琏表哥怎么来了?”黛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