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两位皇帝是朱棣后代!
楚祯这番话说话出,众人表情变得很是精彩。
尤其是朱棣。
他才刚为国靖难,就知道了后世子孙为张昺等人的平反,该说是一群不孝儿,还是说他自己做错了?
徐氏看到了,原来史官手中宝书是悬浮在空中的!
道衍也在看着楚祯手中宝书,若有所思。
“仙家史官……?”
张昺脸色微变,“你也为燕王谋反出力?!”
“不,我只是不想看到城中死太多人。”
楚祯收回史书,众人看到他宝书唰的又消失,神情再次一惊。
“今夜,燕王将要领兵夺城门。”
楚祯说道:“若有你二人相助,就能顺利拿下北平府,不至于还要派兵攻打。”
“就凭燕王府内这些人?!”张昺反驳。
“你和谢贵二人,知不知道你们所统领的兵来自哪?少了你二人坐镇,剩下的士兵根本无心抵抗!”
朱允炆为防止朱棣造反,早就把北平府的守城士兵换了一遍,张昺谢贵也是新调来的。
再加上张信是指挥佥事,朱棣攻克北平府不难。
朱高煦现在已经彻底信了楚史官,脸色得意的恭维他:“有史官帮助,我父王必然能当上明太宗!”
“你少说两句!”
朱棣训他道。
太宗太宗,这是庙号你不知道?!
张昺脸色不好看,再问楚祯:“你从何而来?为何要帮燕王,而不帮今上?今上才是太祖钦定的…太宗!”
他也用太宗来称呼,意思是朱允炆才是大明第二位皇帝,太祖高皇帝钦定继承人!
楚祯说道:“我从哪来不重要,我也不是来帮燕王,我只是来记录历史,顺道尽自己绵薄之力,减少些华夏百姓的伤亡。”
“若是史官你怀有仁慈之心,就该诛杀燕王,平息叛乱!”张昺再次怒视朱棣。
众人不由得紧张起来。
楚史官已明确说了,他不想看到百姓伤亡太多,而杀了燕王就是平息动乱最快的办法。
“建文帝在位,百姓就不受难了?他搞出来的复古政策,甚至想让方孝孺恢复被废了两千年的井田制,这不是愚蠢是什么?大明在他手上亡国我都不意外。”
楚祯言语犀利,没有丝毫为尊者讳的意思。
从不敢对建文帝口出不逊的燕王府众人,听了后也不禁侧目相视。
朱高煦在心里暗暗为楚史官喝彩,朱允炆小王八蛋该死啊!
“大明不能亡!”
朱棣断然说道。
他又找到了一个必须起兵的理由:
他爹打下的大明江山,不能毁在建文小王八蛋手上!
张昺朝楚祯行揖礼,道:“今上固然有错,可史官难道就想看到国家内乱,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燕王要做的,就是动摇大明江山社稷!”
“别误会。”
楚祯微微一笑,“我来到北平府,所以我不想看到城内有太多伤亡,至于其他地方,我就管不着了。”
张昺表情凝滞。
众人也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原来你竟是这样的史官……
只救自己见到的人?
好个假慈悲史官!
楚祯说道:“你二位今日不降,北平也要落入燕王手里,所以我开口劝一下你们,为减少不必要伤亡,劝降城中士兵,至于其他事,你们是降燕王还是忠于建文帝,我一概不管。”
朱棣大概知晓了楚史官的性格。
张昺不再多说,谢贵道:“就如史官所说,城内将士皆不知彼此,我与张大人被擒后,必然士气低下。但若是我为燕王劝降众人,今上知道必然会怪罪我等家人。”
“这好办!”
道衍和尚立刻说道:“你修书一封召众人来,等事成后,燕王再绑缚你等经过大街,称用计诱降诸将,必不会因此牵连家人!”
谢贵同意了。
张昺沉默,不肯写信。
但有指挥使谢贵一人足矣。
楚祯坐在承运殿,看着城内将领一個接一个进入燕王府,然后被擒,跟葫芦娃救爷爷一样。
夜晚时,朱能张玉等人押着他们前往各城门,两手准备,劝降不成就强攻,不到一个时辰,就占领了北平府九大门。
“多谢史官相助!”
朱棣来到楚祯住处道谢,面上却不见有多少喜色。
距离靖难成功还差了十万八万里。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楚祯问他。
“我要写一封信,问一问我那侄儿,为何听朝中奸臣谗言,行如此削藩之策!”
他语气愤恨。
楚祯知道,这问题就跟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