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他所占的位置,左右逢源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反驳,却将曹操的话听进了心里,故而拱手相送曹操离去,回到衙署正堂之后却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始,荀彧只以为是这些旧臣因为李郭两人揽权当真,滥杀无辜,因此害怕主公曹操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这般提防、威逼,但到此时来看,又并非如此。

他们或许真的与主公所说一样,想要的是权势。

但,这时候来争权夺利,撇开主公,难道不是忘恩负义?要知道若没有主公去营救,靠二袁缓慢来兵,恐怕在半路就要遭遇不测。

李傕郭汜两人的兵马在当时可是紧追不舍的。

荀彧的心里,留下了一些审视的种子,他会在今后去观察朝堂的官吏。

“若真是满朝庸碌之辈,或许我该做出抉择……”

荀彧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心中也有些失望,而且今日看到曹操如此生气委屈,不知为何也有些愤怒。

……

第二天朝,在荀彧想要进言讨逆的时候,伏完、董承先行发难,再次提及将秋收之后两州钱粮税收用于扩建许都。

修建宅邸、占地而兴建,让百官的衙署可以林立繁荣,令各部官吏能够征辟从属助手。

来兴许都之昌盛,可井然有序的进行治政衣,让雒阳的政景可以重现,让各地涌来的士子有辩经、学习之地。

毕竟,颍川本就是文汇百年、渊源极深的一方大郡,也该重现当年的文盛之风。

但是说完之后,很自然的被天子破口大骂。

“尔等皆是庸碌之辈!可知当下是何境况!?”刘协把眼前案牍的物件一脚踢到了地,指着董承骂道:“朕一直以为你是忠臣!但你这等进言,却将朕至于昏君之地!”

“眼下时局纷乱,各地战事不休,今年若有钱粮,应该是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安宁,如此才能资长远,宫墙衙署,难道不够华丽你们就不能处理公务吗?家宅庭院,难道不够富丽贵气你们就不能收归从属?”

“朕,不是昏君,天下一旦万民离散,当以百姓为重,司空可调用国库之财,徐徐扩建便是,数年之内能有各部衙署、宫墙院落便好,朕并无那般要求。”

“若是,他们再要求司空,尽可告知于朕,哪位官吏嫌弃我大喊衙署艰苦,不肯为官,也自可辞官离去。”

“陛下,圣明!”曹操在下首之位笑得合不拢嘴,直接转头去看董承等人,看他们吃瘪的模样,心中畅快不已。

这些人,以为刘协年幼,只知享乐,对雒阳旧都的怀念乃是想着哪些金碧辉煌、醉生忘死的金玉生活。

其实不然,他虽年少,但却也是大汉天子,祖十几代流传下来的史书,记载了各皇帝的事迹。

有好有坏。

刘协不怕史官记录他的好坏,他怕的是大汉在他这里戛然而止,终于此代,故他所要的,或许是汉室能够重获稳固于世,而非是受制于人。

天下逆贼,不可不讨,万民根基不可不顾。

董承被一通臭骂之后,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愤怒之中。

之前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就在前几夜,我们来觐见进言的时候,您还说应该国体为重,当兴修扩建以昭告天下,大汉仍旧昌盛。

怎么现在,全变了?!

难道是,先驳回,而后再让我进言相劝,这样的话,显得陛下仁德?让我来背负曹操的仇怨?

应当是如此。

陛下,已懂得了御下之道,看样子这数年之久的漂泊,也让他成长了不少。

当时董卓就是看中刘协少年聪颖,自小就比刘辩更出色,才会和太傅袁隗商议,另立陛下。

董承想到此,觉得极有可能,于是又试探性的拱手而下,满脸赔笑道:“陛下的确是仁心仁德,可是,这大汉的国体却也不能不顾,唯有建成一座宏伟的都城,方才能彰显我大汉之威德,才可令无数贤才争相来投。”

“一派胡言!!”刘协在座榻眉头紧皱,指着董承大骂,“你再说一次!”

此刻的刘协,气得浑身发颤,方才已经多次暗示他不要再提及此事,否则必将让朕成为万民怨恨的昏君,他居然还要大放厥词。

“陛下。”

“滚!朕不许你再进此言!”

董承刚要开口,又被喝骂,此刻已经是满心疑惑,不知为何。

这都是此前已经商量好了的,而且是诸公到您面前说过,为何又变卦了?

“陛下……”

董承还想再说,但是却被一个眼神制止,不敢再随意开口。

当天的晨议,几乎是以曹操进言为主,他所主张之事,刘协无不答应,而秋后的钱粮,则放大权交由曹操自行统筹,于是在一派祥和之中,结束了早朝。

回到司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