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一章:以前对他的了解,都解歪了!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关云长都来了,恐怕此时我是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

张郃曾经也是起于微末,在讨黄巾贼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冲锋陷阵、斩敌无数,因战功与领兵的功绩,得以逐渐擢升为大将,这些年在收集军报时,听闻关云长之事迹,其实觉得和自己颇为相似。

早年便是英豪,大战累身而声名鹊起,但真正大放异彩,还是在中年时,不想张韩那等人意气风发,二十出头便已经是名传四郡的内政贤才。

而且,关羽善战,不比张韩差多少,只是他讲道理,张韩用兵之道暂时不能寻其理而已,关羽堂正用兵,虽诡诈用计,却不阴损难测,张韩用兵,你猜不到他有多少损招。

最可恨的是,周传春秋,春秋传秦汉而来的礼法,对于张韩毫无约束性,此人脑子一热,总有人要倒楣,真是当世异人也。

“将军,这时敌将独自前来,恐怕是为了招降,你看……”

身旁的副将,也是一直跟随多年的兄弟,全都是目光恳切的看着张郃,他们说不出让将军投降这种话,但是却有此期待,若是不肯降,一定要死战到底,自然也会追随而去,可若是还能活着,谁又不愿活着呢。

“嗯,”张郃不置可否,只是轻轻回应,而后抬头扫向众人一眼,淡淡的道:“撤去防备,我下去与他交谈,且看这关云长欲说些什么。”

不多时,张郃从乱石之中走了出来,这些石头是搬运来抵挡在山道上,阻隔曹军冲锋道路所用,越过了乱石阵后,张郃几脚深几脚浅的踩着砂石而下,最终和关羽不过几步之遥。

见状,关羽自然也是翻身下马,与之对等而谈。

“张郃将军为河北庭柱,带兵严明,其军作战勇猛,若是被围死在这乱石山上,岂非是遗憾?”

“云长将军,亦是世间少有的名将,但,此情此景,在下便不拖延,便也直言了,在下虽败,却不能以此归降,因而遭人诟病。”两人在一番招呼之后,也是立马开门见山的交谈起来,张郃在第一句话中,便明言不敢投降,是因为承人之恩情,如果降了则愧疚难当,如何还能冲锋陷阵。

而关羽听完,则是陷入了长足的沉默之中。

要不说,张韩此人心思缜密,而且深谙人心呢。

他此前说过,若是寻常劝降,恐怕很难,张郃为人忠心耿耿,不会轻易的因为绝境而归降,但他会因为绝望而降!

于是,才先行向袁熙送去假消息,假意告知张郃在山上被围困,并且投降了曹军,准备一同攻取荡阴。

袁熙在荡阴驻军三万,保存了他自幽州带来的兵力,几乎没有遭到多少损伤,于他而言,他的战绩还是在卧牛山谷大败黑袍骑。

但其中真实的状况如何,其实懂得人都懂。

这样一来,袁熙为了保存自己的名声和胜绩,亦或是为了将战败之因,归结于张郃的孤军冒进,又或者,他是真的不敢贸然营救张郃,再丢失了固守的局势,无论哪一种,都是放弃了张郃。

忠心被辜负,再没有比这更加令人绝望的了。

关羽笑道:“我有一位兄长,曾在只有百余所部时,冒死回战场营救关某,数次。故而一心追随,生死不论。”

“后有世间英明之主,于微末之中一手提拔,并委以重任,且嘘寒问暖,照料有加,推心置腹以商研战事,不耻下问于寒舍之中,因此可为其效命。”

“但是,故主以防备、均衡之道,权衡汝之军权,不使得高于其子,不使得低于降将,因而掌控其中,如此不信任,不托付,为何还要尽心效命?”

张郃眼神略有动容,关羽面貌堂正,威仪不凡,此容貌不似大将之风,倒像是主帅之仪,自有一种气度在,是以,这些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不由得发人深省。

他的兄长,便是那位刘玄德。

他的主君,便是当世这位丞相。

一位有出生入死之情谊,另一位有形同再造之恩情,一生能遇到两位明主,又是何等的令人羡慕。

“只可惜,我两任主公,均不是英明之辈!”张郃在沉默了许久之后,方才开口回答,他想起了许多年前韩馥不敢交战,而将冀州拱手让与袁绍,那时已经心中灰暗过。

而今又是被袁氏抛弃,他们顾全大局,而不顾手下生死,将回去的门路彻底堵死,亦是寒心。

日后,若再投一主,仍旧还是如此,此一生又还能求得什么呢?

“关某不会说那等‘良禽择木而栖’的话,只是想让足下细想之,归丞相麾下,宛如归汉,乃是弃暗投明,不算背主求荣,袁绍本是叛逆,天子以檄文讨之,他便如董贼、李傕等人一样,是篡汉自立之贼也。”

关羽笑着看向他,道:“而今,袁熙已经退守荡阴,紧固城门,守住各处要道,没有出兵营救之意,我截得军报,亦是说此战大败,乃是将军孤军深入,追逐伯常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