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推波助澜(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退下。”

嬴政陷入了思索,章邯、林信、宦者令、尚书令等内官都退了出来。

只是嬴政的这句话,是对章邯、林信等人说的。

赵高独独侍立留在殿内。

“大王,新纸已经造出来。太子前年提出的墨印之术,已经见到了成效。”

赵高说着,他已经亲手将托盘里的新纸还有墨刻上去的几行字呈递到嬴政面前。

纸是一张比一张表皮光滑,质地也越来越精良,过去有些纸稍微受些潮湿,立刻就软沓沓的。现在这些问题不仅被克服了,还专门在纸张里加入油脂,让水无法渗透。

秦国的工艺技术,本来就是领先于天下各诸侯国的。

八年的时间,有这些进步实在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大事。

只是秦国王室尽管努力内部保密,天下人却都已经风闻有此物的存在。

原本写字的材料,帛书最为珍贵稀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这传说中的黄纸,如今在民众的吹嘘下,成了天底下最金贵的书写材料。

外人们都说,这是秦国的太子少年时制作出来,专门献给秦王政的。

所以现在的天下,只有嬴政一个人使用这样东西。

嬴政知道这些事情,他没有反驳。

只是心安理得独自一个人使用着这些精良的纸张。

只是这一回,嬴政不是来看纸的。

扶苏造出纸张,配备墨印技术,本就为的是让文字书本方便流传。

但是现在,快速传播秦律文书的现实需求也摆到了嬴政的面前。

如今秦国招聘了许多工匠,几乎是夜以继日制作竹简,同时又招募了大量的士人,专门入室抄写《秦律》,一是为了用于太学学室里的秦吏弟子,二是为了将《秦律》运送到各处郡县。

可是根本供应不及。

制造一套《秦律》,少说也要花费三個月的时间。

可是秦国三个月之内,就能打下十座城池。

派遣前去的秦吏,也得对当地旧有的小吏重新培训。

这就导致整个秦国上下对《秦律》的数量要求变得原来越高。

作为官方的法律典籍,《秦律》的制造本来就不能马虎。更何况这是一向崇尚法度的秦国,这些秦吏们都是受过严格的教育,将法奉为圭臬。

整个秦国上上下下,没有人希望看到粗制滥造、残缺不全的《秦律》文书。

这个时候,扶苏过去的发明制造才显示出作用来。

只是因为过去大家都对纸张和墨刻技术不重视,等到发现竹简的制作,以及文字的摘抄实录非常缓慢,渐渐地,上至嬴政,下至朝中百官,他们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造纸术和墨刻上。

赵高给嬴政摊开新纸,嬴政果然没有兴趣看。

“寡人要看墨刻。”

赵高脸色一窘,他给嬴政解释道,“大王,现在的墨刻,都是按照太子的意思,把石刻的技术放在木板上,先在木板上刻出文字,随后在上面浇灌上墨汁,但是因为这工艺并不成熟,已经失败了不下数百次。”

嬴政不会去做理解属下这样的事情,“寡人要看结果。寡人要看成品。上党郡、代郡的官吏一直在催,他们要最新一批的秦简。”

“魏国新攻打下的城池寡人已经派兵驻守,很快他们也要来催寡人了。”

赵高无奈,只能把半成品递给嬴政。

这墨刻,是把字刻上去了,可是刻印的效果那是一塌糊涂。

第一张纸上,字倒是清晰可见的,可是纸上也被浸染着大片的黑色。

嬴政开始看第二章,上面的纸倒是干干净净的,可是刻印出来的字有的缺少结构。

这可是汉字,一个字体由多个部分组成,缺少一部分,就会被人误认。

精简文字就是为了传达信息准确,减少失误。

这样的墨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第三张,就不一样了,上面的字黑乎乎一片,根本看不清写的到底是什么。

“高,这就是你这些天魂不守舍操办的事情?你知不知道,寡人为什么没有把这件事交给丞相隗状去办。”

赵高知道,这是嬴政信任自己,在给自己机会。

只有立功,才能名正言顺晋升啊。

“大王恕罪。这都是臣的过失。”

赵高咬着牙,一个人包揽下所有。

“不过是让你们去造个玩意儿,你们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竟然做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赵高低着头,不敢说话。他心道,大王,您倒是去试试,这到底有多难。

嬴政也是十分无奈,他不断地道,“罢了罢了。再去各地搜寻一批工匠,你去羽阳宫问问太子,这种事到底怎么解决。”

赵高先是一顿,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