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儒家成为轭架,套在国家的马车上,让君王施加仁政。
张苍听着这话,莫名想到了身在咸阳的那个人。
这字字句句,仿佛都在针对那个人。
虽然但是,张苍还是决定跟着扶苏干了。
施加仁政,匡扶正义,这才是君子所为啊。
这一晚上过去,扶苏和张苍就达成了某种默契。从此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
单纯的张苍就这么跟着扶苏干了。
他迫切地希望找到新的方法,从师父对儒家的理论发展方面出发,主要从制度上出发,按照太子的构想,写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制度来。
从这一天开始,张苍就开始重新温习他老师当初的著作,以及儒家流派的经典书籍。
不管是什么书,他都要拿来看。
扶苏对此大力支持,在颍川郡新郑以及周遭地区搜寻各种书籍,都拿来张苍翻看。
一时间,张苍又成了扶苏麾下最让外人眼红的人物。
能得到太子这样厚待的人,迄今为止,他是第二個。
灌夫作为卫率,那也是相当辛苦的。平旦,太阳尚未露出地平线,天刚蒙蒙亮,金鸡尚未打鸣。
混沌的黑暗,才慢慢地从大地上褪下。
灌夫已经早起布置人手,检查车马,清点人数。他路过张苍的房舍时,见到里面的门大开着,一走进去,见到张苍正在里面看书。
灌夫凑了过去,看到张苍手中始终都是那几本书,孔子写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编著的《论语》,孟子写的经典书籍。还有就是他的师父荀卿写的书,再就是各国名士在王室贵族的资助下,合力编著成的经典。
灌夫感到很纳闷,自从那一天张苍和太子等人在郊野散步回来后,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一开始,众人只觉得御史张苍这个人的行为很新鲜。读书读到闭门不出,实在稀奇。也有人因此不喜欢张苍,因为大家都在做别的事情,只有他跑去读书,显得就他特殊点。
后来众人就发现,张苍这个人,实在是厉害得不得了,因为他能坚持下来,这接连一个月,他都能坚持每天读一本书。
一众弟兄们便都很佩服他。
现在大伙儿都明白了,为什么太子对张苍这么好。
不过灌夫看来看去,他发现这张苍老是读同几本书。
“御史,这些书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我看你已经把每本书都看完不下三遍了。而且外人常说,御史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御史你怎么还是看这些呢,把看过的东西时时看,难道不会感到厌倦吗?”
张苍从抬起头,他望着窗外,才察觉到天已经亮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先师圣哲写的书籍,怎么可能一边都看懂呢。那些对外称自己读过论语的人,多半都是囫囵吞枣。”
张苍的话,让灌夫一时闭紧了嘴巴。
灌夫唯一读完的一本书,就是《论语》,从此他再也不敢对外人说,他曾读过书了。
只是灌夫哪知道,跟在扶苏身边,被当时的大能进行降维打击都是日常的事情。现在才哪跟哪啊。
这一年,因为国策的原因,秦国上下没有发动战争,虽然苛捐杂税一点没少,反而加多了,可是家中壮丁多半都在,又没有战事扰乱农时,秦国的百姓们过的日子,相对安逸。
秦王嬴政在咸阳城举办完了春祭大典。
明媚耀眼的太阳闪耀在秦国的国土上。
虽然某些地方正在发生干旱,一年之内只下几场雨,但是这一年相对来说已经很安逸了。
关中有关中的风气,老百姓们都在黄土地上埋头做事。
而新郑一带,因为水乡多的原因,百姓们大都在水田里卷起裤管插秧。其实古人种田,根本不是史书上写的那样‘精耕细作’。
他们大部分人种田,都是十分随意地把粮食种子撒在田地里,只要气候好,基本上一年不愁粮食。
在古时候,种田本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至于秦国西面的羌族。他们更是洒脱简单,春天到了,羌人骑着马,找到一块开阔平坦的平地,如果有羊圈牛圈,也是更好。
羌人直接骑着马,将粮食从袋子里漏出去,也不翻土。
当场播种完就骑马扬长而去,随后等到收获的季节,看哪里有麦子,就收取哪里的粮食。
他们不愿意在同一块土地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基本上一直都是追逐草地、河流过着放牧的生活。
和中原人的生活大不相同。
义渠国过去就是这样,不过他们现在已经在秦国人的统治、改造教化之下,慢慢地学会了中原人的耕作方式,并且因为修建了房屋,分得了土地的关系,开始被迫固定在某一方土地上
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