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扰,实行以战养战之策。
共杀死专门为鞑子提供物资补给的营地四处,共杀死鞑子牧民两万余人,缴获鞑子牛羊四万六千多头,战马两万两千余匹……”
“哗……”
冯紫英刚说到这里,皇极殿里便是一阵骚动。
昌平帝也是两眼放光,右手也紧握了起来。
“数日后,潼关里的脱脱不花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派出六千科尔沁部落的精锐骑兵前出围剿我大军。
贾大人闻讯后便率领全军在一个名曰碾庄的地方附近白开架势,和那六千蒙古骑兵展开激战。
一场大战下来蒙古鞑子留下了三千多尸骸后狼狈逃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大人率领大军不断在潼关周围伏击蒙古鞑子。
由于我军缴获了两万多战马,因此大军行动极为迅速。
贾大人领着弟兄们遇到鞑子大股来袭便迅速撤离,遇到鞑子小股人马便如同饿狼般扑过去撕咬。
不到四五天的时间,我军共歼灭鞑子五六千兵马。
但由于缴获牛羊物资太多,贾大人深感携带不便,特命微臣率部将那些牛羊物资、蒙古鞑子的首级以及阵亡将士的遗骸带回神京。
此外,微臣还带来了贾大人写给陛下的奏折,请陛下御览!”
说罢,冯紫英从背后的包裹里掏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折子双手高举过头顶。
站在龙椅旁边的戴权立刻上前接过了信封,检查了一下后,这才递给了昌平帝。
昌平帝检查了一下火漆的完整性后这才撕开了信封,取出一张白色的信笺,当他打开信笺,看到上面写满歪七扭八的俗体字时,他便知道这肯定就是贾瑜亲笔所写无疑了。
只是以往对他来说多看几眼都觉得辣眼睛的字此刻在他看来却是那么的好看。
匆匆看完了贾瑜所写的奏折,里面的内容和冯紫英所说的确实是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差别。
昌平帝满意的点点头,“好……好啊……贾爱卿确实没有辜负朕和神京百姓的期望。
出征不到一个月就取得如此战绩,不愧是贾家子弟,确实有宁荣二公的遗风。”
冯紫英很想提醒龙椅上的那位,贾瑜并不是贾源、贾演的子孙,他们充其量只是拥有一位共同的祖宗。
只是看着兴高采烈的昌平帝,他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算了,这种小事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了。
皇极殿里的其他百官们的想法其实也跟冯紫英一样,难得皇上高兴一会,自然不会有谁那么不长眼在这个时候去扫皇帝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