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紫禁之巅(2)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来,建虏气焰被打压下来,有些账就该一起去清算了!

至于拿银子让熊廷弼在辽南诸卫募集辽壮,编练新军,归熊廷弼直辖,一个是为后续的战事提前布局,一个是待这批新卒经历战事后,于战场见过血后,朱由校会将他们悉数召进京城,以增强京营的军事力量。

“第二道中旨,辽东经略熊廷弼心忧社稷,奉旨镇御辽地期间,功劳卓著,升授通奉大夫,赐蟒袍,朕知辽事艰巨,卿于辽地很难,为彰卿在辽地之名,特赐王命旗牌……”

刘若愚惊住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皇爷要赐熊廷弼王命旗牌,这份殊荣太大了。

只是刘若愚哪里知道,朱由校做此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辽事太危急了。

辽地相隔太远。

朱由校跟外朝的诸党各派不同,他的眼睛不止盯在朝堂,更看向别处,特别是这个辽东啊。

面对猖獗的建虏八旗,朱由校要不提前布局谋划,就这样让辽地继续乱糟糟下去,那就等着辽左前线被突破吧。

现在的辽地太乱了。

组织结构乱。

权力分属乱。

地方秩序乱。

就朱由校知晓的情况,诸如辽东都司所辖诸多卫所,辽东本土的诸军,萨尔浒之战惨败滞留的残部,奉诏援辽的诸军,自发援辽的兵马,可谓是妥妥的派系林立啊!

而仅在军队这一层面上,已有抱团之势的辽派将领,背地里干的一些勾当,就值得人去深思了。

除了在军队这边,辽地的文官体系,诸如参政、巡察、分巡道、兵备道之类的,各种职能叠加,朱由校都很是佩服,在这等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在辽地人心惶惶之下,熊廷弼赴任辽东经略以来,是如何一步步稳定人心,巩固辽地守备的。

朱由校比谁都要清楚,越是处在局势混乱之际,就越是不能有太多的声音,否则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那事情就只会被拖延耽搁,这也是为什么明军会在辽地不断战败的根源。

朱由校要给熊廷弼增加话语权,要绕开外朝的那帮文官,此次遣派曹化淳带队赴辽,就是秘密前去。

朱由校要打一个时间差,即便后续外朝诸党各派知晓了,出现再多的反对声,朱由校也能顶着压力继续推进谋划部署。

“第三道中旨,将派驻至辽地各处的内监镇守,悉数召归京城。”

听到这道冷漠的声音,曹化淳、刘若愚、王体乾几人,一个个心里都紧张起来。

“曹化淳。”

朱由校眼神冷厉道:“等到在辽诸事悉数明确落实,你给朕亲自带队,将那些外派的镇守太监,一个个都给朕召回京城,不准拖沓,以最短的时间召归,谁敢推诿怠慢,杀无赦,听明白没有。”

“奴婢明白。”

曹化淳忙叩首道。

既然要干预和插手辽事,使得辽地可以逐步恢复稳定,那么像外派辽地的镇守太监,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朱由校必须要替熊廷弼扫除掉。

让他们在辽地各处镇守或监军,除了让辽地变得更乱,消耗辽地的底蕴,起不到任何别的作用。

与其担心这样做,可能会让辽地生乱,会让某些人生出野心,倒不如从此刻起就抓紧整饬新军,只要中枢掌控的军队够强,朱由校就不惧叛乱。

“朕这里还有道口谕,将上述诸事做好后,你单独见熊廷弼颁布。”

朱由校站起身来,眼神坚定道:“熊卿,辽地安危牵扯到国朝社稷之稳定,你忝为辽东经略,在辽地见到的事情,远比朕知道的要多,这点朕不否认。

但朕想问问你,你急躁的性情,所讲之言,所做之事,是否会影响到辽地稳定?

熊卿是否想过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你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可能让你身陷旋涡之下?

辽地的困境不是一日形成的,就算想要着手解决,也绝非是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

朕坚信熊卿可以辅佐朕安定辽地,不过伱的脾气该收收了,你的冲动该压压了,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将至,朕希望熊卿可以将此言谨记于心,凡事多考虑考虑,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冲动做决定。”

曹化淳不敢懈怠的记着,但心里也有些震惊,震惊皇爷对于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这份信赖。

“朕说的这些,尽快着办吧。”

讲完这些的朱由校,语气淡漠道:“此次赴辽之事,朕不希望外朝知晓,该如何做,你们都清楚吧?”

“奴婢明白。”

“奴婢清楚。”

王体乾、刘若愚他们纷纷应道。

单单是押解200万两银子,就需要众多车驾和人手,更别提赶赴天津三卫后,还要征调一批海船,想要将此事办好并不容易,但就算是再难,王体乾他们也不敢懈怠。

走出嘉乐殿的朱由校,俯瞰着跪地的那帮宦官,“从即日起,你们就归曹化淳调遣,敢有顶撞者,敢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