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在为探春选夫婿时,就考虑到她的性格,不会像迎春的夫婿那样,是个安于现状淡泊不争的,探春比较有进取心,她的夫婿,就该同样有上进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嫁给这样的男人,她会是个很称职的贤内助;但若是她的夫婿个性格像迎春夫婿那样,一个就想躺平做个闲云野鹤,一个总是督促他拼搏进取奋发向上,那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贾敏给探春找的这位少年,就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双方家世相当,父亲都是公侯府上的次子,原先显赫过,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算得上门当户对,少年家的情况略微复杂些,但以探春的能力,完全应付的来,而少年本人挺争气,不过十六岁,已经考中秀才,贾敏托姚先生考察过,说他天分颇高,不出意外,能在三十岁之前考中进士,可以说各方面都跟探春很配,而且云清也说两人八字相合,因而贾敏从中撮合,很快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
迎春去年出嫁,探春今年又订了亲,姐妹们早晚要离开家里,成为别人家的人,贾宝玉对这件事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
他在林家读书,整日跟兄弟们在一处,与林黛玉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论理说两人之间即便有些朦胧的小苗头,也早该枯萎了,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前世的缘分,明明两人没了原著中那种条件,就是很普通的表亲相处,贾宝玉却还是对林黛玉动了心。
少年人的心思浅显,有点什么很容易看穿,林如海虽然不常在家,一般两个月能回来一趟,住上两三天,但就这寥寥数日,已经把贾宝玉的心思看个一清二楚。
只是贾宝玉并不符合林如海的标准,他又没有任何越礼的表现,若是强硬阻拦,反倒会弄巧成拙,林如海在官场二十余年,各种手段多得是,一边让姚先生盯紧他的学业,教他各种人情世故交际往来,占去他的时间,让他没工夫多思多想;
一边明里暗里提起对女婿的要求,要脾气好能包容黛玉的小性子,不能让黛玉受委屈;要才学好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才能跟黛玉有共同语言;要懂事上进能建功立业,以后才能给黛玉带来安稳的生活;要洁身自好一心一意,这样才不会让黛玉伤心烦恼……
林林总总数十条,条条都跟贾宝玉有些距离。
贾宝玉是实心人,却又不是傻子,一开始还没理解林如海的意思,因而努力朝着林如海定下的目标奋进,结果越努力林如海那边的要求越多,他也渐渐回过神来,知道林姑父是对他不满意,故意提这么多要求,就是为了让他知难而退。
偏偏这贾宝玉还有几分韧劲儿,而且还有着少年人的倔强和不服输,林如海对他越是挑剔,他就越是觉得黛玉可望而不可即,投入的感情就越多,这么一来二去的,竟有了几分非她不可的念头。
感情这东西,越想阻拦就越是拦不住,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不是经历了诸多挫折与阻力,感情未必有这么铭心刻骨,君不见世上多少烟火夫妻,从最初的情投意合,走到最后都成了同床异梦。
林如海想让贾宝玉知难而退,不得不说想法很好,结果却与他的目标背道而驰,他到底是不够了解贾宝玉,也看轻了少年人的情意和热血。
这也不能算是林如海失策,只不过是人心难测,谁也没有办法控制他人的思想罢了。
贾宝玉在姚先生门下受教这几年,学的东西可不少,别看林如海提那么多要求,贾宝玉似乎条条都达不到,却也相差不远,虽然由于天性的缘故,他的学识不算出类拔萃,但也在出色的范畴内,到哪儿都是拿得出手的;
他的性情不如林如海满意的那位稳重,但是对林黛玉的小性子全盘接受,两个人闹个矛盾拌个嘴,从来都是他伏小做低哄着黛玉,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他眼里的黛玉哪儿哪儿都好,从来不觉得她有什么缺点;
更别说两个人是真的志趣相投,在思想上高度合拍,这些都是贾宝玉的优点。
而贾宝玉的缺点,则是太过天真,不知世事,担不起责任,承受不了风吹雨打,没有应对逆境的能力。
可是,姚先生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对他这方面的教导十分用心,首先打破了他的心理舒适圈,硬是打醒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他的生活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般安稳,他现在能无忧无虑,不过是有人替他撑起一片天,但是当那些挡在他前面的人不在了,他又该怎么办?
姚先生就很明确的告诉贾宝玉,若是他自己立不起来,就只能一辈子攀附他人,那就别想有自主权,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人的本性趋利避害,姚先生点名的现实很残酷,贾宝玉本能的不想面对,但是姚先生没给他逃避的机会,做不成鸵鸟的他只能选择面对,而贾宝玉到底不是朽木,面对现实之后,快速成长起来,各方面的能力虽然还不太够,但是心态上已经很坚强了。
他在学着长大,学着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个过程并不美妙,到底也扛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