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点头。
过去这一年,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大政频出,却是没看到,地方多出了很多初等学室,而等到开春,便陆续会有适龄少年入学,假以时日,大秦将会培养出数以千计万计的识字人才。
这也将是大秦稳固天下之基石。
只是
他这次前来,并非为这事。
也实是无心于此。
他将竹简合上,重新放了回去。
不过,嵇恒并未将这份竹简拿走,而是连同这份竹简及扶苏带来的那份药方竹简,一并推了过去,他淡淡道:“这就是新的药方。”
闻言。
扶苏一下愣住了。
他怔怔的望着被推到身前的两份竹简。
眼中充满了疑惑跟不解。
一份《语书》,一份《麻沸药方》。
哪里有什么新药方?
他伸出手,又将手缩了回去。
这两份竹简内容,他早已过目不知多少遍,虽做不到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但也深知这两份竹简的大概内容,两者完全不搭边,如何能构成一份新药方?
扶苏双眸在两份竹简上来回扫过。
心中思绪万千。
只是任凭他如何猜想,也始终想不到‘新药方’在何处。
最终,扶苏苦笑一声,作揖道:“扶苏愚笨,看不出‘新药方’在何处,还请先生提醒。”
嵇恒神色淡然。
他轻笑一声,开口道:“夏老太医身死后,宫中可还有太医?”
“自然是有。”扶苏直接道:“夏老太医固然是太医院中医术最精湛的人,但宫中又岂会只有一名太医,自还有不少太医。”
嵇恒道:“夏老太医的弟子,可入了太医院?”
扶苏迟疑片刻,缓缓点头道:“有几名医术精湛的弟子入了太医院。”
嵇恒又道:“太医院的太医是如何挑选的?”
扶苏沉声道:“大秦有很严格的户籍制度,医者几乎都是出自医者家庭,当然也并不绝对,若有医者愿意将一生所学传授他人,并引荐此人为医,同样可入户籍百业中的‘医’。”
“所以大秦的太医,多是医者世家。”
“或是医家门徒。”
扶苏点头。
嵇恒轻笑道:“百家诞生以来,医家便是小众,基本在一个家门中荡漾。”
“唯有后继无人,或者是为一些权贵压迫,不得不将一身所学传授他人,如此,还会私下藏匿自家独门药方,而医家中少有的大家,基本都是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有一定天赋,最终才推陈出新,成为医家大家的。”
“然这般出彩的人注定寥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后续的‘扁鹊’跟‘鲁班’,不仅不能达到前人的高度,甚至只能望而兴叹,医家也好,工匠世家也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已缺乏了创新的意识。”
“他们这些‘后人’,只能拾前人牙慧。”
“就这还是学艺不精。”
“一代不如一代。”
“我若是没有记错,你先祖昭襄王曾自学医术。”
扶苏点头道:“确有此事。”
随即。
扶苏面色一滞。
他已隐隐明白嵇恒在说什么了。
昭襄先王身边没太医吗?
自然是有的。
但为何昭襄先王宁愿自学医术也不愿用?真是因为自己在医术上很有天赋?但这恐也未必,毕竟昭襄先王乃一国之君,日理万机之下,哪有那么多时间跟精力学医术。
然.
昭襄先王却是活了七十多岁。
固然以先祖的身份地位,能够见到很多的医家书籍,但从对医术一无所知,到最后为自己医治,并最终得以长寿,这恐非是自学就能解释的了。
毕竟
先祖看到的医家书籍,这些太医同样能看。
那为何独先祖得以长寿?
扶苏懵了。
他一下反应过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即便将扁鹊的所有书籍都给其后人学习,恐也无人能达到扁鹊的高度。
一代代传下去。
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除非这些百业世家中出现一个天才。
不然泯然众人才是常态。
但这种几率太低了,而根本原因,便在于这是世袭。
庸人才是最多的。
昭襄先祖或许在医术上是有些天赋,但能这么轻易的超过那些太医,恐正是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