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8章 你是不是喜欢师傅啊?  让你流浪,你成全国旅游形象大使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8章你是不是喜欢师傅啊?

“现在的时间是下午的5点,我已经来到了河西走廊的起点位置-乌鞘岭。

乌鞘岭的藏语叫做哈香聂阿,意为和尚岭,位于天祝县境中部。

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

乌鞘岭南临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峡,岭南有滔滔不息的金强河与水草丰美的抓喜秀龙草原,岭北有当地人誉为“金盆养鱼”的安远小盆地。

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

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可见这里的温度之低。

自古以来,乌鞘岭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系军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现在的兰新铁路、甘新公路,也就是312国道都是从乌鞘岭翻山而过的。

我把自行车先放在这里,然后爬上乌鞘岭的山顶看看情况。”秦远一边说着,一边就朝着山顶跑去。

因为时间比较晚,所以他并没有带上二哈和轰炸机,而是让他们待在山脚下。

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载:“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安门古城依岭边地形而建,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城门向南,建于汉代。

头西尾东,西高东低,披云裹雾,蜿蜒曲折。

看着这样的美景,秦远都忍不住赞叹道:“山河壮丽,锦绣天成,这景色简直绝了。”

我们现在先去古长城看看,当年霍去病将军率军出陇西,击匈奴,收河西,把河西纳入西汉版图。

没有带着二哈的秦远将奔跑速度提升到了极致,别人爬山累的气喘吁吁。

霍去病将军挥戈驱马踏破乌鞘岭关隘,直捣匈奴,乌鞘岭长城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天祝白牦牛、高山细毛羊,更是名闻全国。

现存残墙已成为两米高的土埂,安门古城紧靠汉长城边,向西过河就是金强驿。

“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经过乌鞘岭。

向西望去,古浪峡壁立千仞,关隘天成,悬岩危石,天开一线,乌鞘岭四面山河如画,景色奇丽。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首次提到古西戎之地“畜牧为天下饶”。

除了草场之外,乌鞘岭还有几个不错的景点,像是古长城和安门古城,都是值得走一走的地方。

北面的雷公山高耸入云,牛头山云雾缭绕,两山并肩而立,各展雄姿。

天祝草原仍是GS省的主要牧区之一,所产的岔口驿马,为全国名马之一;

乌鞘岭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多砂石、少土,更少黄土。

这里的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所以自然环境极端恶劣。

当年设立军堡,以长城为依托,通过烽火台与安门城相呼应,防止入侵。

天祝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大草原,所以自古畜牧就颇为发达。

仅是十分钟的时间,他就轻松爬到了山顶,登岭远望,只见乌鞘岭像一条巨龙。

不过在1958年的时候就被毁了,现在已经没有韩湘子庙了。

清澈湍急的金强河像一条洁白的哈达,飘然而出于山根,滚滚朝东,折向南去,最终汇入黄河。

岭上原有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现在随着我所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有两座古城,分别是岭北的安远和岭南的安门。

虽然这里已经没有了韩湘子庙,但是站在岭上看看周围的风光也是极美的。

秦远说着就将无人机拿了出来,然后一边开始拍摄俯瞰画面,一边解说了起来。

然后安远古城在乌鞘岭北,现在叫做安远镇,安远堡亦称打班堡,为凉州与庄浪的分界。

秦远向着南部的马牙雪山看去,只见雪山峻奇神秘,玉质银齿,直插云天。

《五凉志》载:“番族依深山而居,不植五谷,唯事畜牧。”曾出现过“牛羊塞道”的繁荣盛况。

筑长城所需的黄土大多从外地运来,到了明代,汉长城已经倒塌,明朝廷再次修筑新长城。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遗址是明代时期修筑的,所以这也是明长城中的一段。

往远方看去,能够看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而且丰美的水草还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

立于古烽燧下,朔风猎猎,昭示着沧桑变迁,风起处细听,金戈铁马如在耳边。

历史上东西往来的商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