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一视同仁  衣冠不南渡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这对曹髦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若是在两汉时期出土,那可能会导致大问题,但是在此刻嘛,只会在学术上引起争议而已,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曹髦准备派遣官员去收集那些竹简,并且进行整理。

毕竟上头的文字还需要翻译,内容还需要整理。

反正天下天下的士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陆抗再次提醒道:“陛下,该您”

曹髦忽然又开口说道:“这件事定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朕已经派人去收集整理了。”

“不过,朕还是更在意东平王那里的成果。”

“东平王确实很擅长炼石头,只是这炼出来容易,想要推广却很难啊,这不是人人都能炼制的,若是量太少,又不足以推广到各地去”

“东平王如今所炼制出来的那些肥料,已经由户部进行试验了,看看成效。”

“陆公啊,你说该如何进行推广呢?”

陆抗再次放下了手里的棋,他开口说道:“陛下,当今懂得炼制散药的人极多,天下各地都有,若是配方证明有用,那陛下将配方交给各地的官员们就可以了,让他们自己来组织人手来进行制作具体的配方也不需要私藏,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像这类种田的秘密,陆抗觉得完全没有私藏的必要。

哪怕就是泄露到了塞外也无碍,论种田,谁能种的过大魏呢?

陆抗又说道:“陛下,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肥料,也有不少地方是不懂得运用的,对这种事情,陛下不必亲力亲为,只要告知各地的郡守就可以了。”

像这样的早期化肥,在有专业炼丹师的前提下,想要炼制出来并不难,难的是产量太少了,无法在各地应用。

好在大魏并不缺乏这类专业的炼散师们,可以将配方交给各地,让他们来进行推广工作。

曹髦笑着说道:“你说的很对啊。”

“先前羊祜曾发来了奏表,说是让朕派一个宗室到倭岛为王。”

“朕想了许久,或许宗正曹演的儿子曹亮可以担任,你觉得呢?”

陆抗这次却有些惊讶,“陛下为何觉得此人可以呢?”

曹髦解释道:“朕跟此人攀谈过了,也如实说了册封的地方,此人并不介意他很乐意前往。”

曹髦在这段时日里,一直都在寻找适合的人前往倭岛,他找了不少的宗室。

而经过了一段时日的考察,最后就确定了曹演的儿子曹亮。

这家伙本来是在曹髦身边担任小黄门。

他们家虽然也是宗室,但是并没有封王的资格,而曹髦之所以对他感兴趣,是因为这个人胸无大志

说起来,曹髦并非是担心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去了倭岛后会对自己不利。

只是有野心的人是不会前往那么偏僻的地方的。

在倭岛为王,诚然能留下爵位,能一生衣食无忧,享受着王爵的待遇,但问题是,去了那边也就跟所谓的志向什么的说再见了。

曹亮是很愿意去担任的。

羊祜曾经的上奏,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陆抗当然也知情,但是他没想到曹髦会如此迅速的就选出了宗室。

司马炎此刻却有些忍不住了。

“陛下,你捏着那个棋都快有半个时辰了!”

“您若是下不过陆公,便干脆认输好了,何以要如此呢?”

曹髦板着脸,“朕只是商谈大事而已,怎么能说是下不过陆卿呢?”

陆抗笑而不语。

曹髦发现自己还真的下不过这厮!

看到曹髦迟疑,司马炎又说道:“陛下,您干脆认输吧,让我来为您复仇!”

曹髦瞥了他一眼,很是干脆的起身,说道:“来,你来下,你若是能赢得了陆抗,这棋盘朕就送伱了!”

司马炎倒是自信满满。

可惜,光有自信还是不行的,这家伙输的比曹髦还要惨。

三人正有说有笑的聊着天,近侍便急忙进来禀告。

刑部尚书魏舒前来拜见。

曹髦此刻也只好让他们先离开,自己则是到东堂去接见魏舒。

魏舒毕恭毕敬的交出了一封名单。

这封名单极长,这里头是那些教唆士子,诋毁皇帝的名士名单。

曹髦只是简单的看了几眼,这名单里几乎囊括了中原地区的诸多大族,每个地方的都有,显然是经过了数次的修改和完善。

实际上,参与了这次事件的人并没有这么多。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名单。

那是因为,曹髦向来一视同仁。

无论是蜀,吴,还是本土,他都是同样的对待,不会出现什么厚此薄彼的情况。

蜀和吴的大族都已经被迁徙了,为了公平起见。

该轮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