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物理  箱子里的崇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包小星十分肯定,自己已经把头埋的很低。

可因为身高太矮,他坐在第一排,宋应星一眼就看到了他。

“包小星,你来回答,什么是物理?”

包小星站起来,身体打摆子,脚底下跟踩了缝纫机似的,“我,我,我不知道。”

包小星的怯懦引得许多孩子笑出声来。

这些孩子五六岁的有,七八岁的有,十三四岁的也有。

宋应星看着这个穿着简陋的小毛头,并没有苛责,他摸了摸包小星的脑袋,然后说道:“以前老师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物理是什么。

直到几天前,我看到这本书,书上开篇第一章就写明了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并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它跟四书五经一样,跟算术一样。

他指着天上的太阳,又指了指眼前的课本,这些物体的运动规律,都是物理学的范畴。

大家看这本书,你们知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构成的?”

这时候,一个小孩子举起手:“我知道,书本是纸张做的,纸张是木头做的。”

宋应星满意的点点头:“那木头是什么做的?”

木头是什么做的?

小孩子没反应过来,“木头就是木头,它从小树苗长起来。”

宋应星笑道:“你看,咱们肉眼可见的是木头,可还有一种说法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你们想一下。

一块木头,从中间切开,一直切到比刀锋还要薄的时候,那它还是不是木头?”

这时候,另一個孩子举起了手:“我知道,佛经云一花一世界,就是说极小的东西里面还有另一个世界。”

这也是个喜欢看杂书的!

宋应星笑道:“说的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已有十三四岁,大声道:“学生方以智!”

第一堂课,就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

这些小孩子智商超群,有的出自贫寒人家,像包小星这样的,有的家庭优渥,如方以智。

他们有的上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有的在家里帮着干活,连字都认不清。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思维没有僵化,对宋应星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反感,反而非常感兴趣。

这个班平均智商都在130以上,堪称古代的少年班。

这也是楚林枫规定年龄在15岁以下的原因。

15岁以上当然也有厉害的人物,但是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思想难免僵化。

想要转变,太难。

还不如从娃娃抓起,又快又简单。

为了让这群孩子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多的知识,楚林枫给他们安排了满满的课程表。

每天雷打不动的八小时课程。

周一,物理。

周二,数学。

周三,化学。

周四,生物。

周五,语文(四书五经,主要是认字,外加学习历史、政治。)

特别注明一下。

楚林枫将初中的历史书也加入到了学习的内容里,当然历史课本只学到明末清初,至于后面的历史内容,楚林枫并没有放出来。

他怕这群孩子接受不了,万一哪个疯掉了,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至于政治嘛。。。。。。咳咳,楚林枫删掉了“不可描述的部分”,然后着重加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观教育。

用一句古话说,把门打开,让民主的风吹进来。

相比较科学,这种大逆不道的思想才是最让学生难以接受的。

毕竟他们长这么大,长期以来接受的都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教育。

什么忠君爱国,儒家至上,圣人不可质疑。

在这里,统统不好使!

就连一向离经叛道的宋应星,看到语文课本上那句“人人平等,天子和种地的农民没有本质区别”的时候都差点惊掉下巴。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是被皇上知道,还不把自己给砍了?

不过国子监祭酒陈忱告诉他,现在国子监的老大是天神大人,让他可劲儿的造,只要不去把皇帝干了,他干啥都行!

既然这样,宋应星还怕啥!

箱子里的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已经学习了三分之一。

数学方面进展的倒有些缓慢。

大概率是因为学生们要记住那些阿拉伯数字还有奇形怪状的数学符号,毕竟这些学生都没有什么数学基础,从零开始。

宋应星一个人带三门学科。

物理、数学和化学。

至于语文和生物,则分别由祭酒陈忱、教习蒲槃来教授。

崇祯十七年,四月七日。

国子监。

宋应星在讲台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