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战后余波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节一过,京城里的年味迅速褪去,实在是战火纷飞,哪怕没有波及京里,但是物价升腾,普通升斗小民已经过不起年了。

白家家大业大,自然不需要担心这个,但是也不好公然表现出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

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辽东之战也随之落幕,大清朝的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上全面溃败,毫无抵抗之志。

去年的时候,鬼子六重掌中枢大权,力主求和,低下头向列强求援,但却根本无人理会。等到水师没了之后,最后一点底气也被打光,年轻的光绪皇帝也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掌控能力。

随着李中堂亲自赶赴东国,丧权辱国的条约内容传了出来,顿时舆论界为之大哗!

李中堂晚节不保,三十多年的洋务办下来,直接把自己办成了国家的罪人,从此一蹶不振。

国运刚有升腾,便中道崩殂,这对白家的最深刻影响,莫过于往东北进生药的路子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关外已然成了毛熊和小子日的地盘,大清朝在这里的实际统治岌岌可危,社会治安严重混乱,世道真的乱了。

民族危机如此深重,各方仁人志士都坐不住了,清廷的统治如此腐朽,简直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了,时值如此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士子们迅速行动了起来。

西历4月22日,在京参加会试的士子们被组织起来,一千二百个来自于十八省的士子联署签字,在十天后一起将这份上书递到了都察院。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震惊时代的口号与呐喊,却没有惊醒老佛爷,这份上书被理所当然的拒绝了。

康南海被拒之后也不灰心,正式提出了“变法图强”的号召,在京沪等地创立多家报纸;严复、谭嗣同也奋起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

变法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白景善作为京城士子的代表,也参与了这次上书,在那份上书上正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白景善无奈的地方。变法派的文章和畅想他也了解了不少。

远到早期的王韬、郑观应,近到康南海、梁先生,无外乎都是变革制度,发展经济,强军抵御外辱,在这個时代大都是一些沙之楼阁罢了,根本没法子实施。

有些时候,目睹着国耻日深,白景善都想着要不然自己南下投孙算了,却随即被一种脑海中隐隐的威胁感打断了这个想法。

身处如此乱世,他只能选择深耕实业,改造家族,保住身边的一切。此刻,他无比理解了周先生的那两句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随着朝廷一纸诏书的下达,各省对于民间设厂的限制都在逐步解除,白景善感觉到,自己筹谋已久的日子到了。

“景善,你这又是怎么想的,济南那边刚像模像样,你怎么又要去西京折腾了!”

白家二房上房里,白文氏看着年已21的大儿子,满脸的不解之色。

一旁玩耍的小白玉婷叽叽喳喳个不停,一点也不懂人间疾苦和世道艰难。

白景善一把将妹妹抱了过来,逗弄了两下,用胡子茬扎着妹妹娇嫩的小脸,逗得妹妹嘎嘎直乐。

“妈,您还没看明白嘛,这世道越来越乱了,京里的局势也不安稳,指不定哪天洋鬼子就打进来了,咱们家能往哪躲!”

白文氏道:“你不是在济南安排好了?”

白景善撇嘴笑道:“妈,别逗了,京城离济南多近啊,能独善其身嘛!”

“那你怎么想着去西京了又?”

“您不是说,咱们家在那边有个世交嘛,这不正好施展手段,多条路多方便!”

白文氏沉吟良久,这才道:“你大爷在那边是有个世交,叫沈树仁,和咱们白家关系一直不错,是条路子!”

白景善干脆利落道:“既然您都这么说,那这事就得赶紧办了,我看咱们白家必须提前布置,否则后患无穷啊!”

“唉……”白文氏长叹一声,同意了,“那你选谁跟你一起去啊,你一个人我可不放心!”

白景善道:“大伯在京里走不开,只好让大哥景怡随我走这一趟了,大哥擅长经营,等我开创了局面,那边就交给他!

小六这几年眼看着也长大了,不如也随我一起去,等过两年正好让他坐镇那边,把大哥再换回来。”

白文氏见儿子想的这么详细,也十分欣慰。

“学堂里毕业的孩子很多,你带一些过去,家里面多给一些补贴,也算给你提供些助力!”

白景善点头应下,这些人才就是等这个时候用的,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八月底的时候,京城里的事情基本上安置妥当,白景善带着大哥和六弟出发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