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尊你一声老岳父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年过后,商家重新开市,乔家的买卖也都重新开业,迎四方之客,纳八方之财。

去年乔家的生意深陷危机,却又很快被乔致庸转危为安,大大的从邱家赚了一笔。

达盛昌邱家目前还没有恢复元气,正在独自舔舐着伤口,崔鸣九最后被判了流刑,经过严格的复核程序,已经被发配走了。

邱天骏对这个勾结盗匪的手下也很痛恨,商业竞争是商人难免的事,可是你勾结贼人搞人身伤害,这可是损伤信誉的大事了!

老邱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他认下的事,就不会再更改,硬是吞下了这颗苦果。

开春之后,去年高粱减产带来的后果还是慢慢显现了,邱家急于出手,高粱可谓是一点都没留下都出了手,现在就感觉到坐蜡了。

刚交了这個月的厘金,邱天骏就感到一阵阵的肉痛,破了大财了这是!

至于乔家,去年乔致庸就在马荀的建议下,暗中收购了一大批的高粱,趁着价格行情上涨,便一下出手,又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大概相当于1国库存银。

咸丰心里苦啊!

胡叔纯的厘金新政公布后,迅速实施起来,乔致庸作为厘金分局的护卫队临时守备,自然也不能逃开,乔家的生意店铺,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缴纳厘金的。

山西商人多,商业相比较其他地区也更为发达,因此厘金征收的好的话,这将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

胡叔纯和他哥胡沅浦一样,看待事物都有着长远的眼光,并没有考虑竭泽而渔,而是想要细水长流。

因此,在胡氏兄弟的主持下,晋省的厘金税率定的并不高,不过也才1%而已,诸多商家倒是能够勉强接受。

个别商家虽然有所怨言,但是在大势之下也难以做出些什么不好的事,一个月的时间里,慢慢的厘金新政在晋省就全面铺开了。

口内口外,如今最流行的词,就是厘金了。包头的复字号,在马荀的带领下,也迅速响应号召,积极的缴纳厘金,为复字号赢下了好的官面声誉。

至于其他商家到底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能深究了。反正据说水家的戏迷东家水长清,硬是气的三天没开堂会,搞得戏子们都以为这位东家都改了爱好了。

元家老头子倒是开明,对国家朝廷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响应也很积极。

最不高兴的当属太谷的陆大可了,这个老抠门对自己的钱看的比生命都重要,让他出钱,简直是和挖他的肉一样疼。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和铜板被厘金局收走,陆大可心里这个委屈劲儿那就别提了。

让他更生气的,乔家乔致庸这小子竟然这么热衷这事,跳上跳下的帮着吆喝,真是太过分了!

助纣为虐啊这是!

陆大可在家里憋了几天,实在不解气,带着女儿一气之下就跑到了乔家兴师问罪。

乔致庸这些天来一直在家温书,如今已经是二月初九了,他准备过几天就要启程进京参加会试。

雍正年间以后,会试都改做了三月举办,时间和乡试的一样,考三场,分别在三月初九、三月十二、三月十五进行。形制和乡试大同小异,都是考前一天进场,考后一天出场,共九天的地狱式难度!

按照要求,考生举子要在二月初一到三月初一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携带官府发给的咨文去京城礼部“投文”报道,经过礼部收接和确认,才能取得考试资格。否则,就会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

乔致庸自然不会犯迟到、丢失准考证的低级毛病,早就准备好了需要的资料。他手头的书也写好了,前几天已经托人送到了京城李德龄大掌柜处,现在估计已经在制版印刷了。

陆大可来的时候,乔致庸正抱着一本时文集子在看,琢磨着其中的技巧和规律,一边看一边骂,这破八股真是害人不浅,等自己说了算了,一定把这玩意废掉!

长栓对陆大可也都熟悉了,知道这个老抠门来干嘛,第一时间就禀告给乔致庸知道。

乔致庸放下书本,就看到陆大可已经领着女儿进来了。

“哎呀,老东家,月余不见,不曾想您的气色是越发红润了,可是家中有喜事啊?”

陆大可怒道:“臭小子,别跟我打岔,我这脸色是气红的你看不出来!我问你,你为什么跟着掺和厘金的事,是不是闲的你!”

乔致庸看着面色温婉,满脸带笑的玉菡,请俩人上座敬茶,这才道:“老东家,您这话说的,厘金关乎国家财政,我辈晋商世受国恩,岂能坐视不理!”

“你好!你有觉悟,那你别拉着我啊!”

乔致庸叫冤枉道:“老东家,我可没拉着您啊,您也看到了,这些日子我可没出面,都是在家琢磨会试的事呢!”

“是,你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矮墩墩喘口气道:“可你找了个老土匪刘黑七领着人到各家收税要钱,你损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