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齐人之福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菜了,这可是陆玉菡拼死拼活抱过来的,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念想,好不容易才拿过来。

红烛燃起,美人娇羞。

不怪古人都喜欢灯下看美女,此时此刻此夜此人,竟然也与平时大为不同。

想起初见时,玉菡女扮男装,被自己所救,几次见面也都仓促,但是对于这个用情专一、谨守一生的女子,男人心里是十分怜惜的。

真要拿玉菡和雪瑛相比,白景善更喜欢的是玉菡,这是个既有才情又有胸怀的女人,除了具有封建时代女性优秀品质外,更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美人在怀,红烛摇曳,很快的,两人在窗户上的影子就交叠在了一起……

和雪瑛表妹的婚礼也十分隆重,虽然没有太多宾客参与,但还是给到了足够的重视,江天阳没有听到任何对这场婚礼不满的声音,心里也算比较满意。

他打算过一段时间,就去找陆大可借钱,自己家的买卖可不能不做,不开大烟馆,干点别的不也成嘛!

和雪瑛表妹的洞房花烛夜,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乔致庸并没闲着,而是体验了一次红袖添香的夫妻妙趣,接过表妹磨过的墨水,抬笔在上好的宣纸上写下了“实业发展规划书”七个超脱时代的大字。

……

等到一切停当之后,乔致庸的日子又暂时恢复了平静,除了撰写接下来的规划外,他还多次参与了祁县乡勇的训练。

如今的祁县乡勇,人数上已经大大扩充,达到了三个营一千五百人。刘黑七和铁信石各领一营,之前随同乔致庸在横岭关厮杀死战犹存的刘大庆,也被提拔为营官。

随着人马的扩军,这支队伍越来越惹人眼了,很多人都盯着它觉得不顺眼。

巡抚恒春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有想法,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好多说,不过估计也挺不住太长时间了。

毕竟乔致庸一个汉人,执掌一支这么强大的团练乡勇,太平军又没打到山西来,土匪也剿的所剩无几,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留下的必要。

胡叔纯虽然有厘金分局的幌子在,但是也遮护不住太长时间,他也不过是一个汉臣而已。

乔致庸自己也察觉出一些不妥来,可是乱世之中兵马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他是不可能放弃的,尤其是在那场死战之后,他的想法也有所转变。

孙茂才人在北地草原,尚且未归,丁宝桢还丁忧回乡,他也没有商量的对象,只能默默潜伏等待时变。

机会很快到来了,九月中旬,朝廷的旨意下来了,召乔致庸进京听用。

享受了小一个月齐人之福的乔致庸终于不得不离开温柔乡,收拾妥当准备上京了。

陆玉菡把亡母的平安符亲手挂在了乔致庸的胸前,雪瑛表妹也亲手缝制了香囊,佩在他的腰间。

还是长栓跟随同行,其他人留守家中,乔致庸晓行夜宿,两天到了京城。

熟练的走程序,交了门包,又一次见到了大清国的天下至尊咸丰皇帝。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了大半年,咸丰的气色依然不好,看着就不像是个健康的年轻人,脸上还带着毛毛躁躁的急切之色。

乔致庸忍着恶心行了大礼,在咸丰期待的目光中将这次南渡北归的经过,声情并茂的演绎了一番。

无论是长江上优美的大河风景,还是南方山区的青葱翠绿,都是小皇帝做梦都没见过的自然风物。

在乔致庸的情绪渲染之下,咸丰一边为不能亲眼得见自己的江山社稷而懊恼,一边也为横岭关上浴血厮杀的激烈悲壮而揪心不已。

别的大臣陛见皇帝,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一句话而被问责,偏偏这个乔致庸,不仅不紧张,反而滔滔不绝。更难能可贵的是,这货说的竟然和说书先生有一拼,时而还夹杂一点串场词,把个咸丰老鬼子听的如痴如醉。

半个时辰过去了。侍立一旁的小太监安德海双腿都站麻了,乔致庸才终于说完了。

咸丰听的入迷,忽然被卡住了,心里很不爽利,连这次召见乔致庸的本意都快忘了,正要催促他继续说,忽然便听到安德海轻轻咳嗽了一声。

咸丰这才稳住表情:“咳咳,差事办的不错,听旨意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