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中体西用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册的第一篇,名叫“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乔致庸援引了《泰西志略》中他所介绍的世界诸国情状,着重对当今之世最强的英吉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内容上基本采用了记忆深处那部叫做《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剔除这个时代过于难以接受的观点和尚未发生的史实。

尤其是着重介绍了英吉利首倡工业革命,如何革新技术,并将廉价工业纺织品倾销印度,一举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大获其利的事迹。

这么写当然是用来吸引咸丰的注意,满足他对财政收入的渴求,要不然如今二鸦还没爆发,咸丰不可能同意搞洋务。

紧接着,乔致庸对英吉利缘何在道光年间犯境扣关进行了周到的分析,还介绍了近代条约体系的形成过程与影响,一举推翻了当下国人对条约的错误理解。

乔致庸预言,英吉利人五口通商后,定然不能满足其倾销货物之欲,必欲令大清变成下一个跳舞城方能罢休,五口既不能满足其贪欲,则势必再次起衅,提醒朝廷警醒。

第一篇的最后,乔致庸对法兰西、米国当前的现状也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将法国顽固的农业经济对工业革命的阻碍作用放大叙述,用来给咸丰提供警示。

奕?看完后,良久无言,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乔致庸淡定从容,不时的还故意斜眼去看那对娇俏的宫装饰女。

奕?瞥到乔致庸的目光,心中一哂,这小子看着老实方正,想不到也一样贪图美色,这才对嘛!只要优缺点,那就笼络的住,怕的就是你无欲无求,那样只怕更有大的图谋啊!

不一会儿到了饭点,奕?便和善的请人带胡沅浦和乔致庸自行去旁厅用膳,自己则是继续研读那本书册,时而还拿起那本《泰西志略》相互印证。

王府的膳食水平自然不俗,只不过碍于安全因素,都是被人提前试毒尝过的,温度也不太合适。胡沅浦年纪大了,胃肠受不得凉,吃的便小心翼翼的,姿态看着极为优雅。

乔致庸却是好胃口,习武之人,又是一身怪力,肚子里不饱,心里就没底,管他凉与热,吃就完了!这种旁若无人的态度,还有那肆无忌惮的吃法,都被恭亲王府的下人看在了眼里。

胡沅浦看着年轻人的吃相,到时不觉得野蛮无礼,反倒是不由得有些羡慕起来,追忆着自己年轻的时光。

……

奕?也在追忆着,不过追忆的却是他的祖宗圣祖与高宗皇帝,想当年我大清是多么的强大啊,为何如今变得如此孱弱,以前想不通的地方,现下竟然全都明白了。

清代对皇子的教育是十分严格的,奕?作为道光帝最认可的老六,自然也是严格把控教育水准。

若不是杜受田老贼暗地里教老四行纯孝之举,对父皇溜须拍马百般逢迎,这皇位也根本落不到那個无能之辈的头上。

奕?如今虽然也身份贵重,但毕竟比不上九五之尊,且还受着猜忌和压制。

他的心里一直还有些小九九,老四的身子骨不大好,沉迷女色不说,还有违祖训的迷上了洋人的毒物,看着就不是长寿的样子。

眼下老四的后宫嫔妃里还尚无所出,只要一旦山陵崩殂,那就是后继无人的下场。自己若是能掌握实权,那便意味着对那个位置还有机会。

人才难得啊,老四只看到这乔致庸这人揽财的能力,却忽视了这人的治世之才!

一肚子洋人的学问不知道从哪得来的,说是流落罗刹国的老乞丐所传授,不过推辞而已,奕?对这死无对证不能分辨真伪的说法是不信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奕?此时心中的斑斓惊起,已然无法平静。书册里把大清国如今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形势分析的透彻非常。

原本父皇当初被英吉利人胁迫不得不下旨就抚,他如今年岁还小,一直还不明就里,也和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荒蛮远夷贪图小利,只要稍加恩惠笼络,便可一劳永逸万世不易。

谁料这洋人竟然贪欲这么大,在天竺国发了那么大利市,竟然还想要把大清国也变成工业品倾销地,真是想瞎了心!

以前奕?是不明白,如今看了乔致庸的这本书册,算是把疑惑全解开了,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书里可不仅仅只有第一篇的背景分析,后面还有其他五篇呢。

第二篇更加贴合实际,名叫“国家战争、主权与国际公法”。这篇文论乃是乔致庸凭借记忆中关于泰西近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发展浓缩而成的概要,尤其是采用了荷兰人格老秀斯在三十年战争后所著的一本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数千年来,华夏之地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不断的战争,同时也在和周边的民族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

但是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下,却少有人对战争的主体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进行过深度的剖析。

乔致庸援引了泰西近代历史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