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营口开埠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差的身份,单独组建了一个临时的机构,名字叫做营口开埠指挥部,自己担任总指挥,景善是副指挥,庆衡和后赶来的海城长官惠程被安排成协办,沈葆桢和张之洞没有具体职务,直接听从乔致庸的调遣,算是一把大秘。

这套班子让人很陌生,压根就是无中生有,景寿好奇的问了问,乔致庸就忽悠他说就是为了建设营口港口设施的,建完了就撤,景寿这才释然。

乔致庸的动作很快,他的脑海里有一些关于营口的记忆,审读员的家就在东北,所以也营口旅游过,印象比较深刻。

营口作为天然良港,二鸦之后被选为开埠地点,自然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乔致庸带着手下人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勘定地界,划定港口的范围,并对这一地区的居民进行了动员和拆迁。

遣散费给的不多,这时候的官府对百姓来说就是天,哪有敢狮子大张口要拆迁费的,乔致庸给的已经超出这个时代正常标准很多了,征用他们的房屋和土地,反倒成了他们的一种荣耀!

勘定完毕,大概划定了后世营口市的范围,这就需要和咸丰打招呼了,和景寿商量了一下,两人联名上奏了一篇奏折,要求在此地设立营口海防同知厅,管理新建港口商埠,并练兵事宜。

圣旨送到了京城,咸丰帝叫着恭亲王一起商量了一下,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也没什么不同意的了,东北封禁了这么多年,可从乾隆年间也没断了汉人的渗透式移民,与其一直荒废着,还真不如就搞个商埠看看。

真要是赚了钱,那可就起飞了。

钱是王八蛋,谁不赚谁是大王八蛋。

洋人个个都是王八蛋,亏先皇还觉得这就是一群不分好赖的蛮夷呢,谁知道人家可不傻,把先皇和满大清上下骗得好苦啊!

咸丰这时候都有点想毁约了,什么协定关税的事,老子答应的,他这个儿子可不想答应!

恭亲王看着有些膨胀的咸丰,心里不舒坦,便把南方太平军的动向汇报了一下。

咸丰一下从充满期望的状态掉进了现实的泥坑,僧格林沁到了前线后,并没有像想象中表现的那么好,照样拿长毛没法子,眼下长毛的西征军正在江西等地攻略,和僧格林沁死战数场,都是互有胜负。

好在湘南的曾国藩传来了好消息,这位汉人官僚上报说是自己练成了一支名叫湘军的队伍,上书请旨要出湘南和长毛见仗。

咸丰对这个曾国藩有点印象,在京城的直言敢谏,是个有责任担当的,自己之前只是叫他配合张亮基办团练,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搞出了名堂,高兴的大手一挥发放了好多个捐官名额。

想从朕这里要钱,没门!

各地厘金收的刚有点家底,哪是你说要,我就能给你的!

要想当有本事的官员,那就学乔致庸,自己去筹款、去赚钱!

见天儿的找朕要钱,朕又不是开国库的……

一个多月后,咸丰三年都已经到了年底,随着钱财的到位,王茂荫传信过来,说招募人手等工作也进行的十分顺利,已经坐船在赶来的路上了。

这几年年景不好,战乱不断,北方关内直隶和山东的百姓过的很不好,一听说可以明目张胆的闯关东,个个踊跃报名。

好在王茂荫记得乔致庸的嘱咐,一律只要有跟脚、家庭本分的良家子,那些地痞流氓一个也不要。

而且身体还得要壮实的,病秧子也不成!

老王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凑齐了小五千人,雇佣了船只跨海送了过去。

乔致庸带着指挥部的众人,已经在本地也征召了一些劳力,断断续续的开了一段工,别的先不管,首先平整出了一段海岸,能停泊海船就成。

后续的基础设施因为到了年底天气越来越冷,这才暂时停工,消停了一阵。

等到关内送来的移民到后,咸丰四年(1854年)的元旦都过去好多天了。

乔致庸如今也算是说话算数的了,他不习惯农历的日期算法,干脆就在指挥部内部规定了洋人的公历。

1854年1月20日,五千关内移民终于到了,随着一同前来的还有乔致庸的两位夫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