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筹备军械所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月下旬,爱德华和雷蒙特两个老鬼子又一次来到了营口。

眼前的景象让离去大半年的二人吃了一惊,如今的营口港,可和他们离去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在乔致庸极其重视效率的组织之下,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按照后世的设计方案,这个港口已然在设计理念上超出了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一些港口。

爱德华两人在清国做生意这么多年,早都见惯了清国人慢悠悠的性子,哪里见过这么高效的建设速度,都被震惊的闭不上嘴。

乔致庸迎接了两人,这次他们可是带着乔致庸梦寐以求的火器来的,新军的战斗力能不能练出来,就要看这火枪火炮够不够给力了。

爱德华拍着胸脯保证,这些武器绝对都是欧洲诸国最先进的武器,这么说吧,克里木战争英法军队用什么,他们就卖给乔致庸什么。

看着成箱子的米尼步枪被运送下来,乔致庸的嘴都快笑开花了。再看着爱德华帮忙聘用的英国退役军官,他更快乐了。

有了这些退伍老军官的辅助,他的新军就能学习到英军的战术和战法,比他这個只知道感念的二杆子强多了。

至于乔致庸特意叮嘱购买的少量普鲁士德莱塞M1841步枪也送来了很多。这几年正是欧洲火药武器更新换代的时候,武器发展日新月异,大到铁甲舰,小到步枪,都是如此。

乔致庸目前也没有和洋人开战的打算,只要是能够碾压国内的军备水平,那就是胜利,其他的都可以以后另说。

心满意足的乔致庸哈哈大笑,对这两个洋奸竖起了大拇哥,钱那自然也是给的够够的,两个洋鬼子都很满意,笑着感谢来自乔的慷慨。

随同爱德华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从英法等国招募而来的洋人工匠,都是被从港岛忽悠过来的。

火枪威力是厉害,可是眼下乔致庸的手底下,可没有会维修保养的人才,一旦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就是擎等着抓瞎了。

这批离家远行来到古老清国的工匠,个个都是行业里的底层技术人员,依靠他们带来的设备,对这些步枪火炮进行一下维修还不成问题,但是要说靠他们自主生产,那还差着很多。

乔致庸对此也不意外,人家洋鬼子肯卖自己东西,为的就是获利,真要是让他能够自主生产了,那人家还赚什么钱呢!

不过,乔致庸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容忍洋鬼子赚自己的钱,他在3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和几个米国商人联系上了。

这年代米国还只是美洲的区域国家,基本上没有摆脱孤立主义外交的政策影响,并不怎么参与远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但是米国人不傻,能给英法带来威胁,又不需要付出代价,甚至还能得到利益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乐得去做的。

一个叫做麦克多的米国商人,被乔致庸那口美式英语吸引了,经过一番密谈,两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合作的第一个条件,就让麦克多愣住了,这个开明的清国官员,竟然提出要从米国耶鲁大学找一个叫容闳的华人,只要帮忙找到这个人并送到营口来,以后那贸易往来自然少不了。

麦克多虽然不解,但还是给国内传去了信息,派人去耶鲁大学找到了华人毕业生容闳,把乔致庸的一封信送了过去。

此外,麦克多还承诺帮忙从米国国内购置火器生产装置,并负责帮忙引进专家,帮助乔致庸建立自主研发的军械所。

当然了,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好处也是少不了的……

乔致庸除了容闳的事以外,对这些计划,并没有故意瞒着景寿,直接把这个计划如实告诉了他,并且一同上疏要求建立辽南军械所,以求根本强军,提升朝廷军队战斗力。

这一年多来,乔致庸在东北干的轰轰烈烈,咸丰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虽然有营口海关的税收以及南北方各省的厘金源源不断的送到京师,但是丝毫阻拦不了战事的糜烂。

武昌又被长毛给占了,曾国藩的湘军接过了和长毛大举作战的担子,体现出了越来越犀利的战斗力,已经把江南江北大营里的八旗与绿营兵超出了不知道几条街。

但是曾国藩的首战并未告捷,反而被打的想要跳河自杀,反被手下人所阻拦,气的咸丰下旨将其革职留用。

曾国藩最不爽的还不是打败仗,反而是“李白题诗在上头”,好好的一篇《讨粤匪檄》硬是被人写过了,他再写只怕就要被人骂狗尾续貂了。

京津地区的禁军也已经训练了很久,肃顺不愧是咸丰信赖的宗室新贵,练兵的本事也是一流,虽然旗人整体十分拉跨,总还是被他从绿营兵里头拉出来了一批可造之材。

只不过练兵几个月,耗费的粮饷却也十分高昂,肃顺虽然不爱贪污,可是底下人的常例银子他也不能拦着,这钱还要留出一部分给底下人分润。

咸丰知道规矩,暂时也只能忍着,景寿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