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天京事变1.0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数日后,燕王秦日纲从前线私自回师,因为考虑到前线战事不能耽搁,并未敢大举回师,只是带着两千兵马回到了天京城。

当天夜晚,秦日纲带着人马秘密入城,杀了几个守门的东殿人马,进入城门的出奇的没有受到太大的阻拦。

秦日纲正觉得顺利的有些蹊跷,就见外城里面的瓮城城门已经缓缓关闭起来,一股子肃杀的气息油然而生。

秦日纲心中大叫不好,正想原路退出,就惊慌的发现外城城门的城墙也已经缓缓关闭了起来。

“完了,中计了!”

杨秀清阴沉的脸庞,在城墙上缓缓浮现,灯火照耀下,是那样的冷酷无情。

“放箭!”

“啊……”秦日纲的人马惨嚎出声,没一会就被瓮中捉鳖,全数射死。

秦日纲身上中了十余支箭矢,进气多出气少,眼看是不活了。

杨秀清冷哼一声,转身下了城墙。

东王府内,威名赫赫的北王韦昌辉全家都被抓了起来,此刻正战战兢兢的跪在东王府内。

看到杨秀清大步走进来,韦昌辉鼻涕眼泪一把抓,直奔着杨秀清就扑了过去,嘴里大喊着之前的情分,想要活命。

杨秀阴鸷一笑,挥了挥手,手下的兵士如同恶虎一样将韦昌辉狠狠踹翻在地,杨秀清抽出佩刀,一刀插进了韦昌辉的心脏。

“对不住了,韦兄弟,下面你先等等我,等哥哥杀了清妖头再去寻你们聚义!”

韦昌辉黯淡的眸光死死的盯着杨秀清,直到双手无力的垂落在地。

1854年10月15日,太平天国东王平定北王、燕王叛乱,两贼及其家眷被当场格杀,三天三夜之间,天京城头血光冲天。

江南江北大营守将颟顸无能,被城内奸细传出讯息后,便以为有机可乘,趁机全军出动,大举兴兵攻城,却中了太平军杨秀清的计谋,被一支奇兵突破后路,清军的军阵被轻易击破。

原来,就在这几天里,杨秀清已经凭着超高的政治手腕,获取了洪秀全的谅解与支持,团结了天国内部人心,将韦昌辉、秦日纲定为叛逆,且用出计策蒙骗了清军。

清军溃散后,杨秀清派人乘胜直追,竟然一举击溃了江南大营,向荣于败军之中不慎落马,被践踏而死。

杨秀清软禁了洪秀全,大权独揽,为了争取支持,大肆封赏群臣,给石达开改封为八千岁,并提拔了李秀成、陈玉成等年轻将领。

石达开对于天京的变动很是惊惧和愤怒,但是为了天国的大局,还是默认了杨秀清的做法,继续头铁的和曾国藩的湘军死磕起来。

李秀成和陈玉成本来就是东王的手下小将,自然没话可说,得了好处就接着给东王卖命,一样的事……

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

本来以为自己行了的咸丰,整张脸再次被狠狠的按在地上碾压了一顿。

“废物……简直是废物,哀兵必胜的道理都不懂,还妄想乘人之危,真是死有余辜的东西!”

一边骂着向荣,咸丰一边和军机大臣们商量接下来的策略。

好好的两座大营,现在就剩下了一个。向荣虽死,但是还是留下了很多八旗兵和绿营兵,只要收拢起来,就还是一支挺可观的队伍。

不过此军新败,只要不傻都知道需要整训才能重新上战场,一时之间是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最近的军机班子有些变化,祁寯藻已经致仕回乡,剩下的也没什么能力强的人。

咸丰的师傅杜受田之子杜翰体谅皇上的危难,便开口道:“皇上,江南新败,国朝正需要一场大胜洗刷耻辱,肃大人所练新军已成,臣以为正当南下,重组江南大营,以壮朝廷声威!”

咸丰点点头,但还是觉得不够,便目视满洲军机们。穆荫顶着主子的目光,站出来奏道:“皇上,奴才以为不仅要新八旗禁卫军南下,就是乔致庸在营口所练的晋军也要一并南下,定能奏功!”

咸丰这才满意了下来,想起了景寿派小舅子照祥送来的密信,言说乔致庸新军大成,军威甚壮等诸般情状,心下已经有了计较。

当下便命杜翰草拟诏令,命肃顺即刻集结新八旗禁卫军,整装南下,重组江南大营,围剿长毛伪都;辽南乔致庸,接旨后立即将晋军移交景寿掌管,并西归京师等地待用,该员仍继续办理营口海关诸事。

杜翰不愧是家学渊源,运笔如飞,片刻之后,诏令已成,拿给咸丰御览。

咸丰志得意满,接过诏令细看一遍无误,当场就命人向营口传递去了,不干正事的时候倒是出奇的高效率。

……

传信的人走后的第五天,这天咸丰处理完了政务,浑身忽然痒痒起来,瘾头子又上来了。

正想回宫来一炮,就见安德海火急火燎的、跟死了妈一样举着一本奏折闯了进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