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大帝”陨落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良竟然一样不变,毫不迟疑的接了下来,顺利的让洋人都觉得不像正常人能办出来的事。

好在最后签了字,条约算是落定了,洋人开着蒸汽船南下粤州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幸福来得太简单了啊。

洋人终于反应过来,这是特娘的要少了啊!不过作为“文明国家”,碍于国际法不好反悔,这时候汉奸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啊!

被俘后投降的粤东将军穆克德讷,帮忙想了个招数,他明知道咸丰不想让洋人进京,便让洋人提出要去京城换约。

这下咸丰不干了,他派人签这个条约本来就是因为僧格林沁和乔致庸没回援,才暂时使出的缓兵之计,哪里肯让洋鬼子真正进京恶心人呢!

一激动之下,咸丰又不想搞计策了,正巧僧格林沁顺利返回,杜翰和匡源几个狗腿子吹捧几句,皇帝的底气一下子又充足起来了。

但是咸丰也不是傻子,乔致庸那边还没联系上呢,他便要求桂良二人继续和洋人磨嘴皮子,死活不同意进京换约。

桂良不愧是和稀泥的好手,一手太极打出来,洋鬼子顿时被折磨的找不到北了。

时间一长,洋人也明白了,继续磨嘴皮子毫无意义,耍起了蛮横脾气,直接派十多艘蒸汽帆船带着英法的使节强行闯到了大沽口。本来还叫上米国的公使的,但是不知道怎么着,米国人忽然不参与了。

乔致庸回到远东后,第一时间整饬兵备,准备回师。同时还联系了米国人,提出了暗中联手,重创英法的提议,并许诺以后的合作优先考虑米国。

米国官方考虑后,最终选择了支持乔致庸,暗地里与其保持一致的路线,敌人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朋友嘛!

最后,米国不仅不参与英法两国对咸丰的进一步威逼,反而还与乔致庸结成战略同盟,用平价出售了两艘蒸汽战舰。

辽南船政学堂的学生已经在洋人教官的培养下毕业了一批,虽说在技术上还有欠缺,但是驾驶已经不成太大问题,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之后,已经能够完成乔致庸的战略目的了。

军舰开到海参崴,晋军主力大部三万五千人登上战船,在咸丰的催促之下,终于踏上了回援的路程,只留下了一万余人留守海参崴。

这几年的扩军备战,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打败罗刹国,只是守住了领土;只有打败了真正的泰西列强,才是改变国运的第一步。

这一天,乔致庸等了好久了……

船到营口停泊,军舰立马返回海参崴,以免被洋人看到,这时候打海战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晋军登陆辽南后,一路沿着陆路向京城挺进,补给线拉的很长,行军速度并不快。

那边的僧格林沁却是气的鼻子都歪了,刚整饬完的防务,正好让可恶的洋鬼子见识见识厉害,一场大战后,大意疏于防备的英法军舰被轰沉了好几艘,死伤五百多人。

消息传回粤州后,英法两国震怒,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并向国内发回了申请。

正在着手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英国,立马像是被点了的炮仗,火气起来的很迅速,当即联合法人传回了扩大战争规模的指令。

本来已经遣散的英法部队又被重新集结起来,在1857年的12月,再度北上。

远在小子日的乔致庸终于回到了远东行省,接到咸丰的旨意后,立马上报说即刻整军,一旦整军完毕,便会提师西归,回援京师。

咸丰这下觉得心里有底了,僧格林沁牢牢地扼守着大沽口,只要乔致庸回师,洋人毫无可畏惧之处!

洋人也扫听到了乔致庸的声明,这次来的势头更加猛烈,速度也更加迅速,抵达大沽口后再度故技重施。

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抵抗侵略的过程中身先士卒,先后阵亡,英法联军再次占领了大沽口。

僧格林沁眼见洋人的船坚炮利,自知不敌,便准备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保京师,以陆战灭敌于国门之外。

洋人自北塘登陆,一路直进,进占津门,挺进通州,和僧格林沁的队伍对峙起来。

咸丰早都吓破了胆,连着派了几批议和的去,竟然都没谈拢,洋人这次是铁了心要和他过不去了。

刚想宣布北狩的想法,就收到了乔致庸带人赶到了京城的消息。

好啊,不用走了!

确实,这辈子都没必要走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