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带着郑娟去下乡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秉昆,你说你要下乡了,这是真的吗?”

太平胡同,郑家的破旧小房里,郑母震惊的望着坐在炕上的周秉昆问道。

距离春燕妈通知下乡,已经过去三天了,周秉昆来这一遭,自然不可能让姐姐周蓉下乡去,万一再弄出点什么事来,这周老先生的遗憾可就化解不了了。

用男子汉的语气,说出自己下乡,谁都别抢的话后,周母看着脸色神情坚毅的老儿子,无奈的点了头。

周蓉闹了一阵,才在周秉义和蔡晓光的劝慰下消停了下来。第二天,风尘仆仆的周志刚千里迢迢的赶回了家里,已经是大年初六了。

一家人终于凑到了一起,周志刚老迈的脸上已经密布皱纹,在外的艰苦可见一斑。

三个儿女都很成器,周志刚没什么不满意的,抱着老婆好一顿感慨,看的三个儿女也潸然泪下。

对于周秉昆主动提出,要去下乡,留姐姐在家照顾母亲的事,周志刚表现出了十分肯定的态度,这個老疙瘩没叫人失望,是个周家老爷们儿的样儿!

周志刚作为一家之主,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他都发了话,周蓉自然也不闹了,只是抱着弟弟哭了一阵。

蔡晓光也带着东西到周家做客,正式拜会了周志刚,老工人一脸与有荣焉的接见了这个女儿的准男友,会面过程极其圆满。

这么多年了,蔡晓光眼睛里就没留过别的女孩的影,满心满眼的都是周蓉。

他家可以说是不太高的高干,老爹在省里担任着重要职务,而周家不过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条件艰难,按理说俩人是不相匹配的。

可是在这个年代,一切的规矩都被打破了,再加上蔡晓光用情至深,着实也把周蓉感动了。

这个世道,就连这个高傲如同公主的漂亮女孩,也不得不低头,见识到了世道的艰难。

周志刚脾气向来是直来直往,老眼犀利的他早就看透了蔡晓光的心思,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娶自己的女儿。

蔡晓光又惊又喜的看着这位为祖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人,一声埋藏在心里已久的“爸”脱口而出,后面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周蓉和蔡晓光的事,周家人都乐见其成,并非是因为高攀了权贵人家,而是为周蓉找到真正爱她的男人而高兴。

最高兴的莫过于周秉昆了,剧情里周蓉和冯化成离婚后,孤身赶赴法国寻找女儿,旅居十多年,回国之光后才和蔡晓光重温旧梦,空耗了多少年的时光啊!

如今两人提前几十年终成眷属,少年夫妻,个中的幸福滋味自然不用多说,真情不需考验,水到自然渠成。

赶在周秉义出发前,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定婚饭,压根没办什么盛大的仪式,这时候敢这么办的只能说是找死。

周蓉就变成了蔡晓光的未婚妻了,再也不可能跟什么鬼魂冯化成扯上关系了。

周蓉反应过来了,既然自己结婚了,也就不用下乡了,家里的留城指标大可以黑小弟秉昆啊!

找到秉昆一说,没想到这混小子竟然不同意,说是万出去锻炼锻炼,还拜托他结了婚以后多照顾照顾父母!

周蓉苦劝无果,只好改变了战线,小弟大了,想出去锻炼锻炼也是好事,于是转而帮忙劝起了父母。

老周同志觉悟高没话说,反倒是周母那边费了很多唇舌,最后才勉强同意小儿子下乡。

为了这事,春燕妈还特意给申请了一个典型,发了张大奖状!

周秉昆看着进度大涨的青铜门,开心的笑了。婚宴的剩菜都被他打包了,送到了郑家。

将下乡的事一说,郑母先急了,理由都和周母是一样的,“你这一走多年,你和娟儿的事不是吹啦嘛!”

周秉昆也不避讳郑母,一把拉住郑娟的嫩手道:“大娘,你多想了,郑娟也到了年纪,虽然没上学,但是也到了下乡的年纪,躲着不下乡可不是个事儿,以后找工作都费劲,您也不想耽误她吧!”

郑母抹着眼泪道:“你说的在理,我知道娟儿为了照顾我和光明,耽误了不少事,既然这样,那你们就一起下乡去吧,还能有个伴儿!”

郑娟眼泪一下掉下来了,扑上去抱住了母亲。

周秉昆早就想好了,郑娟不能像剧情里那样留在城里赖着不走了,这样的出身,还逃避号召,以后干什么都费劲,白瞎了一身的知识文化了,难不成还真能一辈子陪老母亲串糖葫芦啊!

还是得和自己一起下乡,今年俩人都十七八了,再过三年,他就满20岁,女子18就到法定结婚年龄,直接成家结婚,要么办手续回城,要么考大学回城,怎么着都成。

这一番苦心,该说还是得说,说完郑母哭的更厉害了,刚才的哭是担心自己老来没有依靠,现在的哭则是真心为女儿高兴。

这么个破家庭,能遇到这么一个好人家的男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