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吹响鲤鱼跃龙门的号角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邵敬文是个非常有市场头脑的人,看到第一期杂志的大获成功,立马跟进,第二期的杂志也迅速出炉。

在电视台和报纸报刊的宣传助力下,《大众文曲艺术》的影响力增长迅猛,第二期印制了二十万册,第三期印制了三十万册,直到第五期以后,固定每四十万册,销量惊人,并且迅速转化为经济收益,完成了变现过程。

第二期的文艺版块,周秉昆拿出了重量级的《春暖花开》,引发了更为强烈的轰动。至于从第三期再后面的,则准备连载文学小说了。

白景善的深层记忆里,有着一部剧叫做《北风那个吹》,是一部反映知青真实生活的剧集,大概有18集的段落都是80年代之前的故事,足够连载個几年的了。

到时候真实时间也差不多80年代了,这故事自然可以继续写下去了。

一时之间,周秉昆竟然找到了一点金老爷子在《明报》上连载武侠小说的感觉。

在这个小说家几乎被斩草除根的时候,《北风那个吹》一出,直接击中了那些家中有知青的人心房,他们自己读后,往往便会第一时间将杂志寄给远在农村的亲人,一同分享这个震撼知青群体心灵的书籍。

知青们在农村好多年了,基本上都断了读书的习惯,一拿到书还以为家里人发什么疯呢,结果一看就看进去了,哭的稀里哗啦的。

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著名新晋诗人、作家“景善”啥都顾不上了,连着四五个月的连载,消耗了他精力,《大众文曲艺术》已经成了吉春市,乃至江辽省最为驰名的杂志。

白笑川的压力很大,年轻人不讲武德,势头竟然如此猛烈,自古文人相轻,虽然他承认周秉昆确实厉害,但是自己也不甘心服输。

老白拿出了十足十的干劲儿,在曲艺界很是请到了几名大咖,用真情换真心,发表了几篇曲艺的论述,同时刊发了一些曲艺节目的选段文本,也引起了一众曲艺爱好者的追捧。

这么红的杂志,肯定有人眼红,背后举报的,点名批评的,大有人在。好在马守常很有担当,几次暗中出手为这个当红辣子鸡挡住了明刀暗箭,保下了这个新生现象。

时间到了8月份的时候,《大众文曲艺术》的影响力已经辐射了周边省份,尤其是周秉昆的两首诗,传播的范围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两位原作者表示:在创作方面,一直感觉处在“景善”的阴影里……

这时,周秉昆已经抛弃了庶务,除了每个月出一期连载内容外,基本上都是请假在家,一心一意的着手准备几个月后,还不为世人所知的那场考试了。

郑娟夫唱妇随,把孩子交给了周母带,自己也钻进了书堆,拿着周秉昆给布置的复习任务,一天接一天的进行了最后的冲刺。

8月底,马守常把周秉昆和他的几个青年朋友叫到了家里,赶超他们也是头一次得知那个名声很大的“景善”,竟然就是他们的哥们儿周秉昆。

赶超有点拘谨的,手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搭在周秉昆的肩膀上了。

曲老太太觉察自己说漏了嘴,忙给他找补:“秉昆不告诉你们几个,也是我和老马的意思,年轻人名气太大不是好事,你们都一样优秀,踏踏实实的走下去,都差不了!”

几个难兄难弟互望了一眼,都摇头苦笑起来。

老马见状,急忙和曲老太太一起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来鼓舞这几个被打击了的年轻人。

据他了解的情况,上头已经召开会议了,恢复高考只怕是很快就要落实,快则今年,慢则明年。

曲老太太对青年人们提出了要求,要他们在考大学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不料却是应者寥寥,曹德宝虽然升职了,但是却遇到了糟心事,他老婆乔春燕的房子又被收回去了,一家三口又回到父母家啃老,衣食住行没一个舒心的。

这个时候,他哪有心情复习功课,更何况这货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

肖国庆和孙赶超也都各自有难唱的经,小夫妻过日子,哪有精力读书啊,因此反应也很淡定。

只有唐向阳比较积极响应,他父亲已经恢复原职,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又当了校长,他的功底本来就好,应该还算是很有希望。

马守常和曲老太太人老成精,几个人的表现都看在眼里,这种事情没法往深了说,都是个人的造化,只要以后自己不后悔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行。

时间并不会给人们太多选择的机会,机会也总是稍纵即逝。

白景善不说话,冷眼旁观看着朋友们的表现,想起了剧情里此时的秉昆,被家里植物人母亲、外甥女冯月、孽种儿子周楠拖累着,过得比国庆还惨,哪有心情考大学。

更让他不高兴的是,周志刚对那个平庸的周秉昆还百般看不上,冷言冷语的专门戳人心窝子,父子之战经常爆发。

现在在自己的努力下,周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