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毕业与计划的最后拼图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2年的冬天到了,冬雪再度覆盖了吉春市,寒风呼啸,肖国庆不由得有些庆幸,这几年幸亏得到秉昆的帮助,住进了周家的房子,要是还在外租房子,只怕要冻死几个……

住在太平胡同郑娟家房子的孙赶超,也差不多有着相似的感觉。他家的违章建筑由于质量不过关,竟然在一次风雪之夜塌陷了,公家人来看了后便不让他再建,只好求到了好兄弟周秉昆这里。

而这时候,周秉昆已经在市中心租房子住了。对于好哥们周秉昆能够将自家的房子借给他们住,这两家人其实心里都非常庆幸。

周秉昆虽然对这几个朋友很是爱护,但是也不是烂好人,之所以提出借房子,还是因为肖国庆他爸爸那件事。

前年的时候,天气特别冷,简直都能把小孩子的下巴冻掉。一天夜里,肖国庆的父亲和家人吵架,晚上出门躲气生,国庆去值夜班不在家,吴倩关了房门,老头没好意思敲门,竟然躲在一個工厂的锅炉房过夜。

结果自然是冻死了。

周秉昆得知后很是后悔,这件事剧情里也有,但是并没有具体日期,因此他也不知道到底发生在哪天,因此也就没能成功避免。

办丧事的时候,周秉昆主动提出了借房子。

既然肖国庆都借了,那孙赶超自然也要借,就这么两个好哥们,自然要一碗水端平。

家里藏着的东西,被他专门租了个不起眼的房子放了起来,经常去看,倒也万无一失。

一转眼,打那事过去都已经好几年了,周秉昆的大学生活已经快要过去了,马上即将面临毕业。毕业论文已经撰写完毕,只等最后一次答辩就可以领到毕业证,离开这座待了四年的校园了。

他的文抄生涯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因为上了大学,所以在杂志社那边已经成了半工半读的状态,挂了一个编辑的头衔,每月定期交稿子,其他的都不需要他考虑了。

他本来也对这个编辑的职位看的不太重,以后他也不想在体制内生存,当时接受这个职务,一是为了回城,二是没法推却马守常的一番好意,如今马守常已经退休,自己已经不亏欠杂志社了。

《北方那个吹》已经提前结局,不再连载,后面的内容有些不合时宜,太超前了容易引发别人的怀疑,再之后他也没有和杂志社合作。

原因是随着《大众文曲艺术》的爆火和老马的退休,这个桃子终于有人来摘了,邵敬文被新来的社长韩文琪顶走了,白笑川也处于了半失业状态。

只有蔡乐乐,仗着有些来历,还能干稳编辑的位子,但是也是很不高兴。

对此,周秉昆无意改变,摘桃子的事情太常见了,也太低水平了。

《活着》给他带来了五万块的版税收入,后续他又再接再厉“写”了一些作品,算是完成了和那家群众出版社的合同。

大学四年下来,他的资产如今已经非常惊人,足够十多个万元户凑一起了。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虽然是文抄而来的力量。

但是文抄公之所以被叫做文抄公,就在于他能抄的太多了,《血色浪漫》来一下?《父母爱情》搞一搞?

都是可以的嘛!

于是,人们越来越发现,景善这个大作家的文风,真的是太多变了。

如今,周秉昆的书已经火出了圈,就连身在京城大学读文学系的姐姐周蓉,都已经在京城的书店里看到了弟弟的作品,就放在销量最好的那一排书架上,让她非常欣喜。

深研文学理论的她,立马把弟弟的书拿给了老师和同学,帮着弟弟再度扩展了一次名气。

周秉昆对这一切并不在意,文学家的身份其实说到底也就是文抄公而已。对于姐姐的介绍,他表示感谢,并且对周蓉想要读研读博深造的想法表示了支持。

周蓉眼下的人生已经比较顺遂,孩子有了,丈夫陪着,学术进步,只要防着这货五年后不要瞎掺和,那她这辈子已经预定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的头衔了。

蔡晓光则准备留在京城,发展导演事业,在小舅子周秉昆的提醒下,他已经注意到了电视剧和电影这两个领域,有意识的接触着相关领域的人才,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没毕业的蔡晓光已经参与了两个电视剧剧组的拍摄工作,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的知识。

周秉义的道路也按照预定的道路在稳稳地走着,今年毕业后,就要分配回吉春市任职,据说要在文化口先干几年,后面再想提拔挪用的事情。

嫂子郝冬梅的医学造诣也很是不错,这年代的医生不像后世那样特别卷学历,本科毕业已经不错了,学位的问题可以边工作边深造,一起也和丈夫调回吉春市的最大的一家医院。

周家的子女们都有了前途,只有周秉昆的未来还不明朗,妻子郑娟无所谓,毕业后就会被分配到吉春市的一所高中任教语文学科,这一点让小女人郑娟每每高兴地跳起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