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震惊的孙小宁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在年轻人接受的速度很快,这些简单的板材,代表的可就是他们未来希望啊。

自打周秉昆承包了家具厂,家里的老婆孩子心里就充满了不安,周家人的名声是好,但是好并不代表着能换来钱,这要是把厂子改黄了,他们这些人一家人的饭碗可就要砸了。

就在万众期待中,很快第一批板材加工了出来。

为了能够打响开头炮,周秉昆用的都是好材料和好木材,这个时代也没有太过复杂的复合板,因此在环保上能够达到后世很高的标准。

不是周秉昆太有良心,而是技术不达标,后续如果能够符合技术条件,不那么生态的板材他也是要生产的,哪个商人不想降低成本换取利润呢!

还是那句话,他周秉昆并不是圣人,能赚钱又不太损害良心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

在电视台和报刊记者的摄像头下,拿着南方工人绘制的图纸,被着重选拔出来吉春市本地的工人们,小心翼翼的组装着家具,这是第一批,厂子能否成功获救,赚钱与否就在于此了。

那個年代的人都没玩过拼积木,很快这些年轻工人就找到了乐趣所在,从拼家具钉钉子的过程中,他们大多都补全了童年的缺陷,个个沉溺其中。

“周总,您认为家具厂第一批的新产品,能否获得大卖呢?”一个魅力十足的女记者发问。

周秉昆在镜头面前自信满满:“我坚信一定可以取得成功,我们的准备十分充足,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只要我们能够保质保量,追随人民的审美,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咔嚓!”一声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周秉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背后工人们辛勤组装家具的情景被忠实的记录下来。

女记者脸庞红扑扑的,最后还补了一张和周秉昆的合照。

……

木材厂的运作也重新开始了,家具厂新生产线加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木材厂也活了,但是这种复活基本上也意味着他成为了家具厂的附庸,二者已经成了唇亡齿寒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周秉昆的命令下,肖国庆和孙赶超连着一个多月没回家,老婆孩子满腹怨言,但是厂里的事情最重要,万事开头难,只要做好了开头,后面才能有序开展。

周秉昆发布了奖励机制,加班也有加班费了,厂里的伙食也改善了,在这根物质激励的胡萝卜刺激下,参与生产的工人们像是磨盘旁边勤奋的驴子一样,忙了个连轴转。

但是,周秉昆没有玩什么身先士卒,他做好的更多是后勤保障,真切的让工人们感到了厂子的改变和这种改变背后所蕴含的东西。

一个多月后,周秉昆在孙赶超的带领下,在家具厂的库房中,看到了堆成小山的家具,从大型的衣柜橱柜,再到个性化定制的专用板材。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意识到了,只要家具售卖不出意外,木材厂的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了。

……

一转眼就到了1984年的10月1号,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共乐家具厂正式宣告,新产品走下生产线,正式对外销售!

周秉昆自然不是慈善家,他是奔着赚钱来的,新家具问世后,首先呈送了一批样品,让领导们亲自体验一下新产品的优劣。

所有参与产品体验的领导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此,在开启销售以后,凭借市区各级力量的推动,木材厂的新家具立刻占据了国营商店最显眼位置。

前期备货工作已经完成,成批量的家具已经运输到位,国营商店的售货员们都被提前培训好,主推共乐区家具厂的产品。

妥妥的地方保护主义!

……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人们难得脱离了工作岗位,不需要上班,心情难得放松,正是购物的好时候。

广大市民纷纷来到了国营商店,其中一些刚刚扯证结婚,已经或者即将搬出来单住的年轻人们,纷纷走到了家具展区。

周秉义的老熟人陶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七十年代自从被周秉义搭救,从神经病女友夏季风的纠缠下摆脱出来后,整个人对待婚姻都有了畏惧之感。

回城之后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没有再找对象,直到弟弟陶力都娶妻生子了,他这个当大哥的却还是孑然一身。

家里人也都知道他的心病,也不怎么催促,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变大,都三十多了还没有对象,自己难免也有点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同事郑娟出手帮忙了。

自打那次周秉昆在装修店面的时候遇到陶力,两家人的缘分就续上了。

郑娟和陶平这个很有渊源的老大哥都在附中当老师,来往的多了,也知道了他的故事,便和周秉昆商量着,是不是给他介绍个对象,也算替周秉义把这桩好事做个彻底。

周秉昆说不好自己做主,就去找周秉义问了一嘴,周秉义也很高兴,弟弟和弟媳妇都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