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 桐与父(上)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他们给了足够的祭祀和待遇,然后换来的就是一场大水。

要不是有辛氏的三个部众死命守着围堰,拿肉身去堵决口,争取来了更多时间,现在受灾人数还得再攀一位数,所以辛屈要表彰要宣传,直接拆了神位改为地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神权的弱化。

并且还开辟了更多的岗位,供后来者觊觎。

毕竟湖伯权责拆成了三部分,未来还能继续拆,那么更多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有机会不是?

这一套言论,对于很多老头老太太很有言论。

他们年纪大了,忙了一辈子,生活经验积累都很多,但因为不识字,只会说,更多是传给子女,希冀他们能更安全的活着。

但辛屈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彻底将这些经验带进棺材里。

毕竟每个人的经验都千奇百怪,总会有一两个奇思妙想,年轻人现在没空,得去忙生产,那么这些老头老太太,可以通过宗教的方式,让他们自愿将积累的经验整理出来。

虽然慢了点,但他们现在也没啥工作要做,就让他们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去听巫小叶宣讲新的“宗教”,不断强化彼此的认知。

人生已经迟暮,在这个还没有完整宗教体系的时代,辛屈率先给出人也可以成为神祇的概念,做好事会被地界延寿,受苦受难的话,轮回转世会有优待,这群人会怎么想?

长生、富贵、留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他们活了一辈子,心力不足,也没啥追求了,宗教的到来,就是一味良药。

辛屈折腾出来的宗教,是只要你心怀善意,你就能知道有回报的。

成本低,见效快,辛屈还用族长权力保驾护航,用行政权力强制推行祭祀,不管是不是真的能成神,至少在众人心中,他已经成了。

所以,这套理论,已经从昌平散播出去,最近延庆县里,也多了有空听课的信徒。

他们会缴纳十斤左右的粟,然后粟被庙里收集起来,每日祭祀结束之后,分给一些老人或者生病的奴隶。

这些生病奴隶往往很快就会成为教义的拥趸。

这一次下去堵围堰缺口的归化人,就是当初第一批受到这套教义恩惠的人。

宗教服务于政治,多神教有多神教的玩法,玩得好了,那真是很有用的。

至少昌平的气氛和其他几个新设的县格格不入,因为这里的人有信仰,有能力,有家资。

作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他们已经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了。

“爹!我回来了!”

又是一声少年嚷嚷,一个小子推开篱笆门,抬手拍掉大鹅探过来的脑袋,然后抬起头:“嚯,这不是桐?回来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