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家有余庆庇后人  重回八三:从改姓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听完木友旺的讲述,牧山河才知道早年朱文业的父亲,因为患病急需一味稀有难得的药。最后托了很多人,最终还是牧山河外公进山,将其给采挖回来。

虽然这味药也付了钱,但对朱文业而言,还是要欠牧兴野一份人情。只不过,老爷子身为老把头,这一生救助过的人,怕是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来有多少。

想到外公有意隐藏的身份,牧山河没听老爷子讲过这些事,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聊了些过往之事,牧山河也没过多犹豫,直接取出放在包里的野山参。看到这株形态完整,份量似乎也不轻的野山参,朱文业也显得很高兴。

对收购站而言,每年也有相应的任务跟指标。收购到的好东西越多,意味着收购站的工作业绩就越好。这种难得的好参,朱文业也有时间没看到过了。

把站里专门鉴定的师傅请来,而后又过秤称重,最终这株参重三两八钱。虽然没达到四两,但这种规格的野山参,今年站里还真的一株都没收到。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株参最终定价两千八百块。按朱文业的话说,如果参重四两以上,那价格可以出到四千左右。都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指的也是人参的重量。

而古人所说的七两跟八两,指的都是旧时的计量单位,那时的一斤等于十六两。八两等于现在的半斤,可半斤重的野山参,怕是很多年都没看见过了。

“山子,你觉得这价格怎么样?”

“谢谢朱叔!也谢谢二旺叔,我觉得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见牧山河同意按这个价格出售,木友旺也不再坚持什么。就他现在的工资而言,这一株人参卖的钱,确实抵他一两年的工资。

或许正因野山参值钱,每到采参季,依然会有那么多人涌进深山,希望有机缘采挖到一株人参。若能挖到一株有份量的参,那确实能发家致富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